jdl008

80挖掘机价格表(80挖掘机参数)

jdl008 挖掘机 2024-08-20 94浏览 23

  

  

  主持人:看财经 周媛

  圆桌对话嘉宾:

景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田峰先生

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总裁助理、研究总监 韩海峰先生

深圳市明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曾昭雄先生

蓝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朵元先生

深圳菁英时代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吴小红女士

暖流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研究总监 高峰先生

  主持人:我们一直说2016年是最严监管年,在监管加强之后,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觉得对你们有什么样的影响?

  田峰:我们感觉有一些影响,但是影响不是特别明显,我们对国内的业务重新进行了梳理,包括目前监管新出的规定,为了符合规定做了一些内部流程,从信息披露、募资方面做了一些梳理,其它方面的影响不是很大,景林在以前受美国、香港监管这么多年,有一些投研方面的要求本来就很严,所以这方面的影响也不是特别大。

  

  韩海峰:我和田总的感受差不多,觉得对我们的影响没那么大,但是确实是耗费了我们比较多的人力,因为我们的基金经理之前大多数都是从公募基金出来的,我们在公司刚建立的时候,我们的风控、对外销售、宣传等等都是按照公募的标准建立的,所以这些监管加严之后对我们倒是没有太大的冲击,不过我们在后台上确实也加强了人力,把控每个环节,以免出现各种风险事件。

  

  曾昭雄:我觉得监管加强是很有必要的,原来行业有2万多家公司,良莠不齐,现在监管趋严之后还剩下18000多家公司,我们前段时间也参加了一些会议,我们了解到一些精神,现在产业在脱虚向实,加强监管,未来三年可能还会持续这样的态势。这里面对我们来讲,我们会增加公司的投入和监管。不过最近我们也碰到了一些实际的问题,我们既做二级市场的股票策略,也做股权投资,我们开展股权投资大概3年的时间,当然我们的大头是在二级市场。现在监管的趋势是二级和股权投资要分开,我们是第一批公司,当时金融许可证许可我们为金融机构里面三类业务的其中两类是我们可以开展的,我们要反映的意见就是对这两个业务的划分,要采取一个可操作性强的做法,毕竟我们两边的客户都有。最近我们就在烦恼这个问题,当然有关意见我们正在反馈,另外我们也在做相应的公司结构的安排,现在正在做公司的分立。

  

  我觉得还是应该分类,对一些持续规范的公司应该有一些不同的处理办法。也可以采取新老划断的形式。

  朵元:对现在的监管来说,从放养阶段逐步走向圈养阶段,中长期来看,对整个行业是一个好事,通过规范,进一步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我们在参与这个市场的时候,也是像韩总所说的,我们更多的也是从公募(包括像中金)这样的机构出来的,比较适应监管的环境和体制,在做的时候也是按照标准来做的,长期来看这是一个好的趋势,同时我们也希望监管方面能够让私募基金参与更多的领域,能够在背负更多责任的同时,也能有更多的权利,让我们可以进入更多的市场,以及支持整个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建设,参与到更多的环节中来。

  

  吴小红:我们在2015年年底的时候就在新三板挂牌了,所以我们自始至终对自己的要求就是朝着一个更规范、更透明的方向走,因为我们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是要走得更长远,所以我觉得在合规的底线上必须要确保不去触碰,这是我们当初第一个想法。

  

  第二,对行业而言,我觉得这一轮监管的加强、门槛的提升,其实也是对行业供给侧的改革,对于致力于长期价值投资,致力于更规范和运营,以及对投资人负责的态度,以及对私募基金行业品牌的影响,我觉得也是非常有利的,我们很欢迎这样的政策。

  高峰: 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在积极的面对,我觉得分三点,第一,我们在这个监管的时代要练好内功,尤其是做好研究和研发的工作,研究能解决很多的问题,我们前期也积累了很多需要研究的主题、专题,正好趁这个监管年能够多做一些研究和练内功的工作。第二,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梳理业务,在合规化方面迈出一步。第三,进一步寻找合适的客户,换句话说我们既重视业绩、规模,同时也希望进一步找到风险收益比更契合的客户群体,给他们匹配更合适的产品。

  

  主持人:我想问韩总和曾总,中国有很多的私募现在都是往做大做强这个方向努力,致力于成为优秀的金融企业家,我不知道在你们两位眼中,优秀的基金经理和优秀的金融企业家应该有一些什么样的衡量标准呢?

  韩海峰:说到优秀的基金经理,大家都会想到几个词:勤奋、有逆向思维、能看透事物的本质。我们觉得这些词应该是基金经理群体的共同特征,它并不是决定你是不是优秀的关键因素。我们高毅资产是多品种的基金经理平台,我们选基金经理有两条标准,第一个是“七年八年数一数二”,里面有两个关键词,第一个是“七年八年”,我们要找的基金经理是至少穿越过两三轮牛熊市之后,他才知道市场的规律,知道不同的环境下资产类别的波动以及风险在哪里。第二是要“数一数二”,要用过往的历史业绩证明你的投资能力。其实在国外有一个研究表明,要证明一个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大概需要30年以上的数据才能证明,中国当然没有这么长的历史,但是我们要通过你的历史业绩,保证你有优秀的业绩,才能保证你的投资逻辑和投资方法是比较正确的。

  第二个标准,我们希望基金经理有他自己的一套持续不断的投资方法,这一点是比较重要的,大家都知道股票投资有不同的流派,有价值投资、成长投资,还有一些事件驱动的方法,每个基金经理都有他的投资方法,我们要明确知道这些基金经理在过去取得的业绩是为什么取得的,他有自己一套成熟的方法。另外一个,基金经理会对他的能力圈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有所为有所不为,就像学武功一样,你不可能少林、武当的武功融会贯通,这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他要有自己的方法,当然我们也会用团队的机制的方法强化基金经理的优势,让他们更好地表现出来。

  对于优秀的金融企业家,我们是这么理解的。你要做一个企业,你不光是做投资,你更重要的是如何能让一个团队形成一股合力,最后达到目标。在这里面就有一个团队的管理和机制的设置,这是非常关键的。机制上要让所有人能齐心协力,我们就会要求基金经理,两套房以外的大部分资产都要投在你的产品里,这样保证你和投资人是一致的,我们会给你很高的分红比例,业绩里面有2/3要给基金经理,这样保证你在平台上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保证平台能够长久稳定的发展下去。

  曾昭雄:优秀的基金经理,刚才各位讲了很多,大家也讲了很多的投资方法,我觉得第一个做到的是,我们一直在寻求有什么方法是可以持续的,因为在金融市场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当然我们还是希望找到一个5年、10年能够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这个方法要不断地纠错,有些时候要不断地坚持才行。另外你是要跟市场做对的,市场上大部分投资者的看法是错误的,你要在错误的市场中寻找一个赚钱的机会,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短期相对来讲难一点,长期相对容易一点,我一直提醒我的同事或者以前跟我共事过的基金经理,我说我们还是希望看得远一点,你要追求一天的收益,每天看到这个净值的波动,很影响你对长期的判断。所以我不管对待我们的组合,还是对待我们所选择的公司,我觉得还是希望眼光看得远一点,知道我们这个行业到底做的是什么。比如我们做股票投资,可能跟朵总不一样,我们是能承受一定范围内的风险,去追求一个相对高的可持续的收益,我们不是没有回撤,然后赚很多钱,这是不可能的,我们要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有什么方法能够达到5年、10年的长期的收益,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是要克服自己的恐惧和贪婪。因为恐惧是关系到你找到一个确实好的标的,或者找到一个好的投资组合,但是你很难确切把握这个市场上什么时候会出错,你跟市场做对,你买的东西在跌,或者卖的东西在涨,所以有时候你会很恐惧的,可能你买了20只股票,有一个股票跟你所想的不一样,你觉得会不舒服,但你要克服。另外贪婪也是一点,克服贪婪比克服恐惧更加重要。

  主持人:我们知道银行委外资金一直都是市场的香饽饽,在场的几位我知道好几位公司的管理规模都非常大,我看到的数据,暖流资产、蓝石资产和景林资管的资产都超过300亿了,各位有什么样的经验跟大家分享,如何争夺银行委外资产这样一个大蛋糕?

  田峰:我们只做股票和股权投资,现在股权投资的规模还比较小,只有100亿,主要是二级,有500亿,全都是股票,没有债券,也没有货币,没有加杠杆。银行委外这一块,债券占比比较高,股票这方面也有一些。

  从我的理解,金融机构的决策周期比较长,对我们来讲,我们在市场中可能会比较敏感,可以发现一些市场的机会,我记得前年年底的时候,我们就在和一些金融机构进行交流,我们觉得港股的机会到了,可以去准备了。当时调了5年没涨,现在开始涨了,从去年年底涨起来。我们去年年初说的时候,很多金融机构还在听,也在看,但是没有动手,我们就自己先做了一个产品,做完之后,到现在是接近50%的业绩,从去年年初建仓到现在也就一年多的时间。业绩放在这里,很多机构就愿意和我们来谈合作,所以我觉得有很多事情,其实也是一个长时间的深度交流的过程,你发现了一些机会,它可能还有一个决策的流程、过程。比如说有些人可能认为港股没有涨跌停板,如何做风控,做A股有涨跌停板做惯了,对港股不熟悉,我们先去做,做下来有好的业绩,很多人就愿意把钱交给我们管了,这是我们分享的心得。

  韩海峰:银行委外市场其实现在已经越来越大,我们从去年就开始接触一些银行的委外资金,我们发现这个市场变得越来越专业化。为什么这么讲呢?大家知道银行委外一开始比较多的都是在债券这一端,我们是做股票的,他们过来跟我们谈的时候,一开始都会谈,你能保证有多少收益吗?我们说在二级市场投资确实没办法保证有多少收益的,但是接触过一段时间之后,首先是建立了信任,另外是他们逐步向机构投资者的思路转化,他们会分别我要做大类资产配置,有几个大类资产,股票是一个大类资产,在这个资产配置中要打败指数,或者是要定义价值投资的风格,要在价值投资风格中打败价值投资的基准。这种从不太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中,这样的机构就会有很大的话语权,在我们的基金经理过去的经历中,他们都管过社保、QFII的钱,所以他们很有经验,都可以做得很好。我觉得银行委外在权益类的配置中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大的趋势,而权益类配置的专业思路和配置度的提高,对我们做二级市场的来说是有很多机会的。

  朵元:蓝石是以这一块起家的,我从开始做投资到现在也跟银行打了15年交道了,银行的存贷款200多万亿,理财市场的规模已经到60多万亿了,这里面有一大半全是银行的,这里面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固收类的资产,作为基础资产配置,所以这一块的发展会非常快。银行要的是一个安全稳健的绝对收益,比如说你能保证99%或者说很高的概率做到6%以上的收益,每年都如此,这是它希望的。我们现在在固收类,因为十几年的积累,和银行对接是一个自然的事。固收不像股票收益这么高,但是它是所有资产里面一个很好的基础资产,在整个世界的资产配置里面也是债七股三,它是基础的资产,权益资产是提高收益的资产。拿银行委外这一块来说,银行现在在做固定收益+,也寻求权益投资、股票投资或者量化投资的机会,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和切入点。因为整体来说,只是以固收为基础的投资对银行来说已经满足不了它所有的需求了,在固收的基础上,它肯定是要更多的投权益市场的。固收+市场加上权益的市场,这个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高峰:在委外业务这一块,银行是一个大的金主,对我们来说,首先要有多的耐心,同时用专业的精神为他们服务,这个不是一蹴而就的,毕竟它的体量很大,它的整体的分包、合作也是非常谨慎的,所以首先我们要有耐心,同时要有更专业的服务去了解,去解决它的专业的问题,这一块我们还是花了很多的精力的。

  第二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这个事情,我们从现在来看,委外资金还是有点偏保守,而且是以谨慎为主的,事实上它一直是一个很大变化的范围,银行内部也是面临着很多改革的触发点。跟我们合作的很多银行里面的专业人士,其实在很多方面也很专业,而且他们也是尽可能地在目前这样一个束缚下,做一些创新的事情,所以整个过程我们的理解就是一种互相的陪伴,一起去发展,只有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看这个事情,然后互相陪伴、互相解决对方的问题,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长远一些,这是需要有过程的。

  主持人: A股未来的行情,不知道现场几位怎么看?另外在A股市场上,你们觉得有哪些机会?

  田峰:2014年到2015年这波A股的行情,我们现在反思,我认为当时的驱动因素可能是两个,2014年之前经过了几年的市场调整,房地产在调整,A股也在调整,当时估值很便宜,这是一个最根本的因素,当时很多实业资本也愿意进去。当时还有两个关键的背景,一个是当时的利率下行,第二个是大量的资金从房地产撤出来,因为当时已经调了很多年,2014年二季度的时候,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已经调了好几年了,当时房地产没机会,投资性的需求被抑制,这时候很多资金慢慢进入到一个相对低估的市场里面。

  目前市场利率还在持续往上走,另外房地产还在调控,今天又出了新的政策,很多政策压着这个市场,希望这个市场能够冷静下来,因为去年太热了。在这两个因素的作用下,外面的资金很多,市场利率又在往上走,基本面阶段性地好转,结合这些因素来看,目前市场整体估值是比较合理的水平,在这样一个市场氛围下,经过2015年的过山车的行情之后,我觉得2016、2017年还是回归价值,精选一些行业中的优秀企业,如果大家仔细筛,看未来3年、5年,都可以有相对稳定的持续增长,目前估值又不贵的股票,这样的公司还能找出不少,所以我觉得A股主要的机会在这里,这是我们自下而上来看,结合我刚才讲的自上而下,这是我的感受,我觉得市场整体不贵,要抓一些细分行业龙头公司的机会。

  在2015年大家最热衷的就是创业板、中小盘的股票,这些是有很高增长预期的股票,它的增长没达到预期之后,这个泡沫就破灭,导致市场跌得非常多,特别是创业板。我前不久参加了一个论坛,在论坛上包括很多美国最优秀的高校的华人回国,他们都回来创业,他们的创业和早期做一个网站完全不一样,他们在最优秀的学校,受过最优秀的训练,经过十几年的学习,读到博士,然后在最好的科研机构工作了很多年,在人工智能、生物制药等等方面有很好的经验,这些方面是未来一个大的风口,可能在未来5年、10年也会诞生很多的优秀企业。

  所以我觉得是两方面,一方面从短期来说是回归价值,寻找一些安全边际比较高的品种,因为市场整体不贵。另一方面还是要放眼未来,很多好的公司、好的机会还在后面,但是什么时候介入,要看我们不同的策略。比如巴菲特,从1到100倍,他不赚1到5的钱,在这个时候风险很大,而且他的资金量太大,他进不去,他赚后面的钱。大家可以从不同的策略来关注。

  韩海峰:讨论A股的时候,往往两个事情绕不开,一个是经济怎么样,一个是市场怎么样。其实经济的分歧还是很大的,有人说高经济发展期到来了,有人说这个周期结束了,我们从2016年中期看到经济有一个明显好转的过程。经济背后有三大驱动因素,第一个是补库存,我们的PPI已经连续负增长3年,很多库存已经去得非常干净了,补库存的周期对经济有很强的支撑作用。第二是基建,它仍然保持百分之十几的增速,政府对基建的支撑也是很重要的。第三是房地产,我们从2015年开始看到房地产的热销,但是房地产开工投资其实迟迟没有跟上来,所以在房地产去库存一段时间以后,投资的回升也是对经济的一个很重要的支撑。从今年来看,补库存可能是到了一定阶段了,但是基建的投资,我们从一二月份的基建投资来看,其实还是保持比较好的情况。然后房地产,我们看到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大家看到去年的调整之后可能要进入一个收缩周期了,但是我们发现三四线的房地产还是有很好的表现,而且这些地方的房地产都有比较好的开工预期和开工计划。

  所以我们对今年的经济并不悲观,我们觉得经济还是有支撑的,特别是在美国和欧洲都处在经济复苏阶段中,这方面我们不悲观。

  第二是资金面,大家说去年下半年资金开始收紧了,央行开始转向了,这个影响有多大呢?历史上当经济复苏,要加息3到6次才能形成明显的压力,美国现在才加息到第三次,中国都没敢用加息的方式,都是用小的方法来调整,所以我们觉得目前的压力并不是太大。对金融风险这个事情来说,相当于拆地雷,你每拆掉一颗地雷,你的安全度就高一分。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今年的A股整体来看是认为风险不大,但是机会在哪里,我们认为会有更多的机会在一些结构性的机会,因为从5000点下来,现在市场跌了30%—40%,我们当时看好的一批股票都普遍涨了百分之三四十,从这个角度来,我们以前储备的标的已经变少了很多,但是我们也发现经济有一些结构性的变化,比如说大家的餐饮消费在增加,外出消费在增加,中高端的酒类价格在上涨,汽车消费也非常好,耐用消费品消费也很好,消费升级是在进行的。同时在工业领域我们也看到市场格局的变化带来的机会,比如说去产能之后有些龙头企业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他们的利润率会更多的提升,这种机会也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对今年的A股,我们觉得这些消费升级、制造业升级,制造业格局变化所带来的投资机会还是有不少值得挖掘的。

  曾昭雄:我觉得我们做股票投资,一个是看宏观情况,我们每天都会看这些数据,总体来讲,宏观要看得线条粗,不要看得太细。宏观是看大的趋势。从大的趋势来讲,站在目前的时点,中国经济没有太多可以担心的,你要担心它,每天有担心不完的事。我是60年代末出生的人,我们是很幸运的一代,我们这个幸运我觉得还会持续下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没有太多可以担心的,我们已经渡过了一波过于快速高涨的阶段,涨得好像透不过气来的速度。我们也度过了过去十来年经济的调整,在我看来股票市场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波动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了,现在的波动很小,这样正好做投资。所以我觉得大家看的线条要粗一点,现在没什么好担心的,现在的经济也企稳了。

  第二,对估值要看紧一点。对宏观也好,对公司也好,所有的好的预期、不好的预期,最终反映在价格上,所以价格要看得紧一点,看得更深入一点。现在来看A股和港股都是很便宜的,在A股这么多年的历史里面,我们很少时间是比美股低的,但是现在标准普尔500的平均滚动市盈率超过了13倍,A股沪深300平均市盈率只有13-14倍。现在很多人批评创业板,大家可以去看创业板成分指,它的滚动市盈率是41倍,美国纳斯达克指数滚动市盈率42.8倍。当然我们的估值一直比香港高,现在A股、H股的溢价大概120%左右,合不合理?十分合理。A股现在的估值是在历史的平均以下,而港股目前的估值是在历史平均的位置。一个市场的监管水平好于另外一个市场,A股的水平好于港股,A股的流动性好于港股,理应A股对港股是溢价的,而且投资A股市场没有国家风险,所以是正常的。我觉得港股便宜,A股同样有一批便宜的公司。大家看到长江电力增持国投电力,中国神华发布500亿的特别股息,我们看到很多种小创的大股东、员工在增持他们自己的股票,所以我觉得A股的问题是在于我们的小盘股估值太高了,只要我们的股票的估值和我们的盘指负相关,盘指越小,估值越高,盘指越大,估值越低,所以跌到那批壳、炒概念的公司一大堆,我们发现很多公司是可以投资的。我们做美股、港股和A股,我们做了很多年,当然很多人追求越南、印度等国的投资机会,这些国家或许有很好的投资机会,有人说越南是20年前的中国,但是我们的估值和印度、巴西比,我们都比它们便宜,大中华我不好说一定是绝对的最好,但是未来5年绝对是很好的投资乐土,这是我分享的我对市场的看法。

  今年我们去投资应该做什么?过去两年我们被市场打趴下了,打怕了,我们都在研究市场,都在研究宏观,我觉得今年站在这个时点,少研究点宏观,多研究点公司。现在我对他们的要求是你找到一个好的股票持有两年,按照我们过去的经验,假如市场已经开始进入一个缓慢的牛市的过程,你找到优秀的成长公司,可能未来2年、3年、5年,它不是增长一番的问题。我觉得要认真找到这些股票,研究这些公司,研究它的未来的价值,可能比我们研究市场要来得重要得多。

  朵元:刚刚曾总讲得很好,这个我就是班门弄斧了。我从宏观、利率对环境的角度来说。现在大家对经济周期会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会有一些争议。我原本觉得美股和港股还可以的,从我们的经验来看,我觉得今年的主线是融资成本会上升,可能我们需要回避和关注那些财务杠杆比较高的企业,那些企业的财务成本会增加,再一个它的再融资也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是一个方面。整体来说,整个市场现在在分化,现在IPO的加速,壳的价值也在受到一定的压缩,当然也有人在做这个生意,这包括重组概念股、并购等等。但是整体来说小盘股越小越贵的趋势会得到一定的缓解。中小盘股和大盘股的二八分化会有一些风格的转变,刚才曾总和田总也都说到了价值投资,这是我非常赞同的理念,可能未来5年从监管来说,从经济发展,整个供给侧改革之后,未来5年可能是中国最好的价值投资的时候。未来5年也许中国的A股就和港股或者美股一样,壳的价值就变得比较合理化,整体大家以公司自身价值,未来它创造现金流,它的成长,从公司内生的角度来看的。所以我觉得未来5年是价值投资最好的时机。所以在这方面可能有一些有价值的蓝筹股,这个成长股和价值投资是相辅相成的,比如说人工智能,包括美股,中国如果有相关的概念,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包括一些智能硬件,也包括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整体来说,中国也是进入了一个产业升级的时候,所谓供给侧改革从这两年才真正开始,一些传统落后的产能可能逐步在这一轮的去库存的状态下会慢慢的调整,前一轮的煤炭、钢铁涨了很多,大宗商品也炒得很厉害,往后也许是一个见顶回落的趋势。整体来说靠高杠杆、高价格炒的企业,也许慢慢会见顶回落,供给侧改革这两年应该会见到成效。整体来说,一个是向价值投资回归,再一个是向成长性企业、传统企业升级发展,所以我觉得未来的市场也是很光明的。

  吴小红:我讲一点我们对政策的认识,中国市场的走势和政策是息息相关的,有时候我们看不到基本面和股市的强相关性,但是政策和它的强相关性是非常大的。在这里我做一个政策的分享。

  刘主席上台以后,现在政策的导向非常明确,虽然我们没有提注册制,但是现在类注册制这样一个实质的形式已经在发生了,所以我们在挑选股票的时候,要非常严格地把现在所选的标的的公司放到全球的估值体系,以及匹配它未来的成长速度的估值去看待它。过去大家认为原来A股的游戏规则是,你只要上市了,一个壳至少有二三十亿。但是今天我们认为这个风向在发生深刻的改变,已经不是原来说的狼来了,这次是真的发生了。所以对我们的选股有更严苛的要求,这个是大的政策背景,这个东西的影响也会更为深远。

  另外就是对整个A股今年全年的看法。在经济上我们是很乐观的,但是在中美的博弈和摩擦的层面,中国作为“老二”的崛起,其实是让美国“老大”心里非常不爽和不舒服的,所以它对中国的贸易、关税或者汇率方面的摩擦会时有发生。对2017年而言,要有一个警醒。对A股的投资方向而言,我们很早以前就提出“抓两端”。第一是产业的龙头,这里面有两类机会,第一类机会我们认为是周期性的行业龙头,一方面它受益于整个宏观经济的需求复苏的拉动,另一方面它受益于供给侧改革,而且这个供给侧改革某种程度上让我们现在的一些周期性的企业去提升了它单位成本的盈利能力,这样在企业赚钱的情况下,它们其实是更有能力去做环保,或者是做技术升级方面的改造。所以在全国的供给侧改革大的层面来看,它是一个大的战略和方针,它最终要导向的是产业升级。我们觉得今年周期性行业会有机会,而且几年内这个格局形成以后,会有持续的机会。

  另外一个是消费类企业,刚才讲到中美的摩擦可能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但是中国有13亿人口,它自身的回旋的空间是很大的,13亿人的消费,数据是非常庞大的,所以我们觉得消费类的企业,不管是它现在的估值还是盈利的能力,以及未来的空间都值得我们去重视。这是第一个投资的方向。

  第二个投资的方向,刚才我们讲到对成长性的企业要提高审核的标准,尤其是在估值里面,但是确实我们也发现里面有很多很好的公司在泥沙俱下的时候,它现在的性价比是相对比较高的。比如我们观察到的像高端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还有在智能制造、半导体的领域,我们觉得这里面会有很多结构性的机会,这是大家需要静下心来,以更长期的眼光去看待这些公司,他们能够发育出他们的能力。

  另外我再讲一个宏观的背景,我们回看从改革开放到进入WTO到现在,中国的制造业是处于中低端水平的,未来要跟美国PK,或者是成长自己,今天的环境的成本、劳动力的成本和土地的成本已经没有优势的,所以你必须要创新,必须要做技术的升级,这样导致的结果很多企业会跑出来。而且在宏观上来说,中国的强大一定会随之诞生一批技术非常高端,能够跟国际上的企业PK,甚至是超过国际上企业的公司,我们觉得这里面大有可为,就是生长在中国这个时代,我们不应该错过这个机会。

  高峰:第一个就探讨一下 估值方面的问题。我们说债券投资,信用债方面有信用债的价值投资体系,比如说可以用它的到期收益率作为一个指标,股票市场也可以用类似的财务指标做一个股票的内在估值。目前的情况是把股票的内在估值,尤其是真蓝筹股的内在估值和企业债的内在估值相比,目前的市场还是相对倾向于股票市场的价值趋势。但是有一个大的逻辑,就是 注册制的改革,未来股票的壳价值会逐渐消失,它不会马上就没了,但是它会像一个雪山一样,这个壳慢慢融化,所以它以后的价值会降低,在这里面以后的结构化机会更明显一点,你不一定整个市场有非常好的计划,但是如果我们耐心地寻找,是会找到一些合适的投资标的的。

  具体选择什么样的投资标的呢?我总结了三句话,我选择的是和时间做朋友,选择积极的人去做从容的事,我是按照这三个维度来考察公司和公司的管理人。所谓的“和时间做朋友”,就是他做的事情一定是日积月累,慢慢地提升它的内在价值,而不是消耗它的内在价值。“选择积极的人”,一定是这个企业的员工、管理层,有内在的驱动力,而不是外在。“从容的做事”,就是要有舒适的环境,而不是很紧张、很猴急的环境。从公司的选择来说,可能我更倾向于不以高度的杠杆化、疯狂的并购,赌一把来获得高速增长,我在没有这么高的杠杆的情况下也能持续发展,我能够产生制造强大的现金流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制造利润的能力。包括我们跟企业家沟通的过程中,更希望企业家跟我谈他对这个行业的乐趣,他对管理的理解,而不是跟我谈他怎么懂这个资产,懂得怎么做资本运作的东西。

  

  

  主持人:看财经 周媛

  圆桌对话嘉宾:

北京蓝海韬略资本运营中心董事长 苏思通先生

深圳市和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申龙先生

深圳市新思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韩广斌先生

向量多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侯玉成先生

北京格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冯立辉先生

深圳市金田龙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杨丙田先生

  主持人:首先第一个问题我想先问一下大家会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刚才的嘉宾已经做过分享了,就是对未来A股市场的投资机会,我们先来听一下各位嘉宾有怎样不同的见解。

  苏思通:依旧看好军工,我们还拍了一个短片,就是介绍今年整体都会看好军工。

  

  主持人:整体A股的行情呢?

  苏思通:先涨到3500吧。

  主持人:能不能谈谈您这么看的逻辑呢?

  苏思通:这个没逻辑,如果说这些东西有逻辑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私募亏钱。刚才朵元总讲到,优秀的狙击手都是靠子弹练出来的,一个优秀的操盘手也是通过无数次资金来回地练,他最终会练出一种感觉。上次我说要涨到3300点,结果到3301点几就掉头朝下走了。

  主持人:您刚才也说今年全年都看好军工,您看好它的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苏思通:这个话比较长,自从股票发明300年以来,没有任何人爷爷炒股厉害,儿子也很厉害,孙子也很厉害,所以说炒股的人一般不会以炒股结束,我们会跟着国家战略走,我们有时候会打供给侧、国企混改,当我们买上海的国企混改买不到的时候,我们又跑去浙江买国企混改。炒股就是要多看《新闻联播》,祖国需要我们买什么,你就买什么,一般不会错。

  韩广斌:目前我们的看法是经过2015年的调整,现在还没有完全调整完,基本上是存量博弈为主,我觉得现在是一个结构分化的过程,我们并不指望在指数上赚到钱,但是我觉得结构分化会非常剧烈。刚才曾总他们也讲到的,现在IPO速度也快了,还有大小非解禁等等各方面的出来,但是今年明显会比去年好,今年如果把结构分化抓牢了,还是比较容易做的。小股票题材以创业板为主,还没有调整完,这个时间比较漫长,因为汇金进来之后拉长了这个时间。今年还有一个深港通和沪港通的问题,内地资金全面接管香港市场,这也是个趋势。以前老说我们买不了什么好股票,但是现在可以做港股了,有很多好股票可以买了。还有周期上有很多好的机会,最近房地产比较好,神华特别股息每股派3块钱,这是比较震撼的。实际上这个机会很大,神华也是我们重仓股之一,所以水泥行业还有机会,还有家电行业都有机会,结构如果抓好了,机会是不少的。但是我们对指数没有太多想法,不过总体感觉比去年好。

  

  侯玉成:我们比较特殊,我们主要是做宏观背景的,对个股投资的盈利模式和交易型盈利模式关注的比较少,我们偏重的决策体系,包括对市场的评估是以宏观的研究背景作为决策基点的。就拿今年来说,今年的市场主要机会是在上半年,我主要是看宏观,这个宏观包括几个方面,一个是宏观经济背景方面,第二个是从实体经济方面,第三个是货币流量方面。货币流量是从2014年开始的,主要是从这三个方面,再加一个市场的供求背景,这三个方面决定了2017年整个的市场背景要比2016年好,这个好主要体现在经济背景方面,从我们的研究结论来看,2016年底整个的宏观经济是逐步往上走的,包括实体经济的改善程度基本上是在6月份能体现出来。这样来说,今年的金融市场的表现它往往会提前,所以我们当时评估,2017年的主要机会是在一月下旬到今年四五月份,因为它是体现了对2014年到2015年货币量的作用期的反映,同时也是实体经济的转变背景。但是进入下半年以后,我们从宏观角度的分析结论是,它的机会或者市场的强度要比上半年弱一点,这是从宏观角度对市场的判断。

  

  在此背景下我们就会顺应市场做一个配置。市场的这个宏观背景或者供求背景结束之后,我们的特色是什么呢?我们所有的持仓都会清掉,这是宏观管理模式的特点,可能未来我们走完之后,一年两年之后,个别个股可能涨了很多,但是可能对我们宏观的管理型模式来说,我们不会考虑这一点,宏观背景结束了,或者是市场供求关系结束了,我们就会将所有的权益类配置清仓,这是我们的特点。

  冯立辉:股票投资其实就是赚两个钱,一个是成长的钱,一个是估值变化的钱。首先我们还是要看看估值怎么样,从目前的A股来看,我觉得估值是有些分化的,主要是一些相对比较稳健和蓝筹的企业估值是比较便宜的,应该也是与国际市场估值基本接轨的,实际上A、H股有一点差价,但是我们看到一些蓝筹的差价很小,甚至也有部分企业港股比A股还要贵。

  

  另外一方面就是成长,我们投资布局,究竟未来什么还会成长呢?中国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际上对十多亿人口来说,基本的衣食住行的需求已经满足了,我们格雷在2013年开始就不再讲大消费了,而是讲消费升级,实际上投资就是投资人类未来的需求。美国为什么这么多年有一个长牛,千倍股、万倍股很多?实际上就是二战以后美国诞生了一批高成长的企业,整个股市增长非常快。中国处于什么时间呢?我觉得我们的投资者和基金经理应该感谢中国,过去30年中国是全球成长速度最高的,过去20年的上市公司,也就是我们的“老八股”也好,或者是90年代所有的上市公司,现在全是百倍的增长,就是因为这个时代。未来中国还会这样吗?当然不会所有行业都增长,很多消费品的行业,特别是一些基本消费品,它的增长已经放慢了。刚才说到茅台是价值股,我觉得没有“价值股”和“成长股”之分,真正的还是这个股票所代表的企业能发展到多大,而现在它是什么样的。

  中国未来是什么样?在消费升级中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从衣食住行的基本品消费向品质消费,这里面就包括很多,刚才讲的茅台,它典型的就是消费升级股,更多的人用,就有更高的价格。第二个方向是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升级,这也是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

  杨丙田:谢谢主持人,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公司做投资的方法。我本身是从建行出来的,主要是看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来做投资的。在2015年的时候,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就反映出白酒行业的拐点已经出现了,而且我们在2016年上半年投资了一轮白酒。现在看白酒行业,我觉得可以看一看低端的白酒,因为低端的白酒还没有起来,三四线的白酒,我觉得还有一定的空间。第二个板块我们看好的是政府引导的PPP行业,也就是大基建行业。

  我觉得周期类的品种还是有一定的空间的,周期类的品种有很多种,有煤炭、钢铁,我们更倾向于通过供给侧改革的,一个是“去”,一个是“需”,我们发现需求在增长的企业还是可以看一看的。从去年的财务数据,三季报上,安邦保险买中国建筑不是偶然的,它的财务数据出现了很大的改善。前段时间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以“中”字头的代表,它2015年和2016年新增的订单合同量接近30%,也就是说它的年报是预披露的,大家可以翻一翻,我觉得这些数据可以借鉴一下,因为它这种公司本来很大,但是它还有一个属性,它是比较便宜的,如果它的增长,你说中小创增长40%、50%,它有30%的增长也是很好的维度。在春节的时候出了很多新闻事件,像挖掘机卖断货的情况,这些都不是偶然的,这里面也有一些辩论,卖方的研究员也在讨论这个事情,可能是新旧更换的问题。其实挖掘机卖断货,把这个挖掘机买到手上不是增值的,肯定是靠它挣钱的,买来了这个挖掘机,肯定要考虑会给他带来多少回报,它不是可收藏的东西,说它断货是有原因的,不是偶然。

  

  主持人:在座的几位都是投资界的高手,从你们的角度来看,你们觉得你们投资成功最大的原因是什么?你们的投资心态是怎样的?首先请问苏总,我知道你们去年的业绩非常好,可能造就它的原因有很多,从您的角度来看,您觉得最重要的一点什么?

  苏思通:一言以蔽之,只要看准了就加满仓的干,如果出现了闪失立马剁掉。比如亏了三个点,立马要砍掉。还有一点,不要满仓,可以有7成仓位。

  韩广斌:这个问题我们平时都没想过,我们做了20多年了,所有的周期都经历过了,我觉得有多方面的原因,我现在看我10年前讲的话,我发现很多都是错误的,可能今天讲的话,10年后来看很多也是错的。

  有些东西一直是对的,比如说我们做这一行还是要有独特的观点,反人性的思考。拿我们公司来讲,我们公司还是一个很独特的公司,我们把股票看成一个平面,股票只是投资的一部分,刚才冯总也讲了价值投资和成长,其实我们觉得都没区别,价值股一定是成长股,好的成长股一定是价值股,否则就是贬损的。刚好侯总也是做宏观的,我们在台下也聊了很多,我们也参与了全球宏观策略研究,你要有了全球的视野,再回来看A股的个股,这样才是一个立体的组合。其实全球经济一体化,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1970年左右产生,美元和黄金脱钩以后,传统经济学的法则大学里面还在教,我觉得那个已经不起作用了。美元印了很多,人民币也印了很多,中国的房价也是硬通货,从立体结构来看,我们要有这个立体的架构。包括现在沪港通、深港通开了,公司就很有优势,因为我们以前就对港股有很多的研究和布局,现在直接过去,差价很大,有很多标的。还有一些指数上的、商品上的。如果你说你买一些股票,说做价值投资,赚100倍,这也是一种方式,但如果你的眼界再开阔一点,也是一种方式。事实上是,我们今天都是专业人士坐在这里,所有专业人士总的成绩是跑步赢指数的,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所以说任何一个街头大妈都能笑话我们这个行业,美国很多人现在都买指数基金,不买基金经理的产品。所以我说你要超越平庸的话,一定要有一个很独特的投资方式,光是价值投资四个字,远远不能涵盖这个事情。

  我说得比较笼统,不知道表达清楚没有,大概就是这些。

  主持人:持续的独特的盈利模式。我们接下来听一下侯总的分享。

  侯玉成:大家都是行业内的,也希望我们的心得能给大家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能得大家的工作领域或者基金管理行业有一个提高。

  我们公司是2012年成立的,从这5年的管理经验来看,我们公司比较特殊,偏重于研究,到今天为止,我们公司做研究所付出的精力和占用的时间远大于我们在二级市场买卖股票的时间,这可能是一个特殊点。当然,这也是一个模式,就是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包括做成长、做价值的也是有各自的优势,但是我们个股上的天分略少一点,宏观上我们觉得是有我们的特长,所以说我们主要是做这方面。从我们的经验来说,如果想在金融市场比较长期的生存下来,实际你只要长期的生存下来,你必然就会发展得很好,这是一个孪生的结论。

  我们觉得做研究是很重要的基础,但是大家总是认为宏观研究是比较定向,或者说是定性。但是我给大家一个启示,整个宏观体系的研究,其实对金融市场的决策,它能具体到很详细的一个量化结论上,这就需要大家在传统的书本上,比如说经济学、金融工程学的学习过程中,希望能在实践中获得启示之后做一个方法,有一个思维的跳跃,它对你的决策有很大的价值。从2008年到2015年,特别是2015年整个股灾的市场,可能有投资人能发现,我们的基金净值反而是一路上升。如果脱离开我们的宏观研究,以及宏观体系的决策,以及宏观性的量化配置,还有宏观性的风险识别,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从我们的经验来说,我们一直觉得踏踏实实地做研究下来,这是自己在这个市场轻松的发展、轻松的生存之路。所以大家看我们公司网站,我们一直坚持这么三句话:第一,投资是艺术,就是当你研究到了一定的深度,你会发现你可以与市场进行交流。第二,艺术是一种享受,我们公司一直有一个原则,如果你挣到钱了,但是你很累,我们并不会高兴于你挣了多少钱,而是你的模式有问题,必须改正。第三,快乐增值。如果我们在这个市场挣了很多钱,我们不快乐的话,从我个人来说,我宁愿不选择这个市场。所以我们永远坚持一个研究之路、宏观之路,这是第一方面的心得,这是给我们的一个很好的启示。

  第二,我想给行业内的人一个启示,就是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体系,我们在这方面可以谈一下我们公司的创新。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是很重要的部分,但是从传统的理解来说,只是理解到了一个风险控制。大家一谈到金融市场的风险都说风险控制,如果说在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体系中,我们讲风险控制只占到风险体系的10%的权重。真正一个好的风险管理的体系,它应该有前面的一大块是风险识别。就是说在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占90%权重的,最具技术含量的,也最费精力的是风险识别,而不是风险控制。如果说你整个管理的投资或者管理基金已经到了风险控制这个程度的话,说白了就相当于你已经走到悬崖边,或者说听到地雷爆炸了,我抱着脑袋,选择舍一个胳膊或者舍一条腿,实际它是风险管理的最后一部分。所以从我们公司来说,我们在风险管理体系中,风险识别占到我们90%的权重。就以2015年的极端市场来说,当时我们基金为什么出现比较好的走势呢?实际风险识别占了很重大的一块,我们有很好的策略,但是在特定的阶段,风险识别远远大于风险控制。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的区别是什么?风险识别是要在80%的人在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甚至半年之后知道我已经套得很深的时候,我已经面临风险的时候,你要在风险出现的三个月、六个月之前,你已经把自己的仓位全部走掉了,这就是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的区别。风险控制说白了就是止损,我控制我的损失到这里,到了风险控制这一步,是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的,只要到了这里,我执行就行了。

  韩广斌:侯总说得非常好,其实风险控制我们认为是没用的,而且是有害的,我们公司就没有风险控制,其实所有的精力都应该在风险识别上。风险控制是一个后台的手段,所以我们从来不在银行发产品就是这样的,他说来风控,我说风控什么,你又不懂,我们是开车的,你在旁边瞎吆喝没用,都已经撞上了,已经没用了。你识别风险,调整了仓位,自然就控制风险了,那是一个结果。现在为什么我们跟银行都没联系,就是这样,他们全部都说风控。

  侯玉成:实际他们已经到第二步了。

  韩广斌:我觉得他们是本末倒置了,风控是我们专业人士在控的,他搞个后台在控。有人拿着枪顶着你脑袋的时候,你不可能干好活。

  主持人:侯总说的这点很好,但是我很好奇,是不是所有的风险都能被识别出来?

  韩广斌: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你不可能识别所有的风险,它只是一个概率,你只能靠蒙,10次蒙对7次你就是一流高手。然后最重要的一点,我们总认为我们的判断是错的,不像别人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我们每周都开会,我们觉得什么错了就会马上改,我们的核心就是我们经常发现我们的错误。 风险能识别一部分就好了,不可能每个都能识别。

  侯玉成:我觉得这是可以给广大的投资人一个很好的启示,就是风险的识别能不能识别出来,我举一个结论,以宏观经济的研究作为金融市场的决策,我举一个例子,给大家一个启示,然后再谈这个识别度的标准。以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来说,从1990年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推出比较市场化以来,一直到2016年,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整大概是7轮,这7轮就表现为上升调整了一轮,有的是两年,有的是一年半,有的是一轮。往下再利率下调又是一轮,整个7轮调控,这个政策我给大家一个结论,大家可以回去看,它对金融市场的决策是多少?可不是99%,而是百分之百。打比方说,一轮货币政策的放松(降息),人民银行整个这一轮降息到了最后一次的时候,大家可以回头看一下,往前推两个月,必然对应的是当前证券市场的最低位。人民银行一轮降息,比如说降了一年半,比如说2014年到2015年的降息,最后一次降息2015年10月,基准利率降到2.5%,2015年整个市场是大家觉得最看不准的,但是当年证券市场的底部是2015年最后一次降息,2015年10月24号,往前推两个月,也就是2015年的8月,整个市场的底部是2015年8月26号左右。人民银行在2007年到2008年也有一轮降息,最后一次降息是2008年12月24日,证券市场的底部是2008年的10月份。这是人民银行的降息醒悟。大家再看它的加息,整个加息最后一轮往前对应两个月就是金融市场的顶部,它的对应准确率是百分之百。

  韩广斌:这个在美国有没有效?

  侯玉成:美联储的政策我们也研究过,但是美联储采取的是在公开市场的指导,它对经济作用的作用力远远小于中国所延续的基准利率。

  从我们的经验来说我可以告诉大家,包括宏观经济到金融市场的风险识别,短的3到5天可以识别出来,比较难的,从我们的经验来说不超过半个月就可以识别出来。这是我给大家的结论。

  主持人:谢谢两位的精彩观点。接下来还有一点时间留给冯总和杨总,我们每个人3分钟分享您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冯立辉:实际上做投资,我们说过去的什么经验,这跟我们的出身背景有关系,我们在2006年之前是做一级市场的,也就是做实业和创投这一块。进入二级市场,我们找到的策略,核心的就是什么策略究竟适应未来的市场,而不是说过去的什么经验。刚才韩总也讲了,10年前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市场是变化的。我们还有一个策略,我们就去研究了什么样的投资方法是全球通用的,是美国成熟市场也这样,A股市场也这样。刚才我讲了,就是两个逻辑:成长和估值。格雷过去12年的投资历史,为什么每轮牛转熊的时候最后我们都成功地避开了,实际上就是利用这几条市场归类,我们有句比较经典的话叫“不赚最后一桶金”,也就是不吃最后一口泡沫。2007年也好,2015年也好,泡沫有多高,在座的金融人士都认识到了,我觉得核心是理性和纪律,也就是说100多倍PE的创业板该不该抛,大家是有感觉的,但是大家想博的是150倍,最后是到了120多倍。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的体系就是利用牛熊的周期,然后去买入具备竞争优势和成长空间的好企业。我们的投资分为两类,一个是股票池制度,能进我们股票池的企业在未来不能出现下滑或者是亏损,我们要找未来现金流很好,它可以低速成长,我们可以赚β的钱,比如说格力、万科未来很难赚到的钱,但是我们从他们身上赚周期的钱。当然我们更希望赚像腾讯这样的成长+估值的钱,这是我们的核心体系。但是在A股,如果分享过去的经验,我觉得就是在低靡的时候你敢买,在大家抢股票的时候舍得卖,就跟捡钱一样。

  杨丙田:我刚才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我们做的是预期差和认知这两块,刚才讲的大基建板块很火,这个行业是不是会出现增长,通过财务数据发现确实是增长的,整个基建市场投资有几年时间,我觉得这个预期差投资机会就来了。再讲认知,现在人工智能市场是非常火的,大量的人工智能代替了人,这时候看一个10年、20年周期的行业,我觉得旅游行业是一个大的环境,因为人都不干活了,旅游肯定是一个长周期的认知。我们的投资心得就是这样的体系,一个企业有没有价值,总归就是回到基本面。我们赚周期类的钱,比如说它未来3、5年的前景怎么样,我们要去看,企业最终能不能把利润落地。另外是认知的钱,它未来10年后企业利润能不能落地,这是我们的投资策略。我们公司从2013年成立以来,一直都是这样的体系,包括我个人管理的主要是以专户为主,以前都不懂回撤是什么概念,宏观经济更大,我也分析不透,我只是讲讲我的投资方法,我觉得大家一定要想明白,我们是要赚哪一块的钱。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继续浏览有关 80挖掘机价格表 的文章
23条评论
  • 神彩争霸 发表于 1个月前 回复

    在这个版块混了这么久了,第一次看见这么给你的帖子!http://6r72bm.xxdesign.cn

  • 游客 发表于 1个月前 回复

    这篇文章真是让人受益匪浅!http://www.3553km.com

  • 游客 发表于 1个月前 回复

    雷锋做好事不留名,都写在帖子里!http://www.3553km.com

  • 游客 发表于 1个月前 回复

    内容很有深度!http://cly6sa.13851007851.top

  • c85彩票旧版本 发表于 1个月前 回复

    这里的资源非常丰富,帮助我解决了很多问题。http://y6xc39.xxszyy.com

  • 游客 发表于 1个月前 回复

    楼主主机很热情啊!http://www.3553k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