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l008

内衣模具(内衣模具对身体的危害)

jdl008 模具制造 2024-08-23 76浏览 22

  深圳新闻网光明讯 一个城市的发展,产业发展是命脉。而要推动产业发展,创新至为关键。

  作为深圳的新经济增长极,光明新区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一直以来将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大力推动创客运动的发展,倾力打造创客空间、创客生态圈,以创新驱动打造区域性创新中心。

  今年,光明新区创新发展再次谋篇“落子”。5月28日,光明新区与中山大学签订了未来配套建设框架协议,将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附属中小学、幼儿园及人才保障性住房。这意味着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同时中山大学·深圳入驻光明新区,将大幅度提升新区的人才质量,为新区打造区域性创新中心提供强有力支撑。

  当前,“十三五”是光明新区产业与经济实现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光明新区将通过一系列的创新发展战略,力求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得先机,谋求突破。新区也充分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绿色新城”。

  谋篇布局

  大力发展创客运动

  在创新战略发展中,创客运动是光明新区打造“产业活力之区”的引擎。为大力发展创客运动,光明新区以新技术为手段,以产业为落脚点,以“后发开拓,平台聚集,产创结合,合作共赢”为发展战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后发开拓战略。发挥后发优势,加大开放力度,利用全国乃至全球资源,基于本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构建和融入全球价值链,在后发中实现突破性创新。

  ——平台聚集战略。建设全国特色创客中心,建立开放条件下的创客集聚机制,加强创客与硬件服务商、孵化器、销售网络的联系,加强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培育创客文化。

  ——产创结合战略。引导创客运动与产业创新的有效结合,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创客创业的政策环境,促进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的发生,实现以创客运动推动产业转型发展。

  ——合作共赢战略。加强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交流合作,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围绕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和技术,主动承接各地创客资源的转移。

  光明新区在发展创客运动中,也面临了机遇和挑战。由于基础设施配套上不完善、创新要素聚集本地创客文化薄弱及创客产业链条尚未形成等,使得新区发展创客运动面临了不少挑战。为此,新区将引导产业创新与创客运动有效结合优化产业布局,并完善创客创业的政策环境,促进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的发生,实现以创客运动推动产业转型发展。

  与此同时,新区将借助自身产业优势,依托行业协会构建引领产业创新的创客创业生态圈。以全球创客中心为核心,借助互联网,以创客产业链的培育和完善为主线,逐步完成引领产业发展前沿的创客创业生态圈的构建;加快推动创客空间/联盟建设,加强创客中心与北京、上海等创客空间开展定期合作与交流,实现以活动吸引人、以空间聚集人、以硬件便利人的创客组织策略;鼓励创客文化的形成,加强创客中心与大学、科研机构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支持行业协会引导建立区内企业与创客中心的线上互动平台,及时发布企业需求信息及创客创新成果,增加创客与产业的沟通交流渠道,使创客与企业实现线上快捷高效的对接。

  为了打造具有特色的创客品牌效应,新区通过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创客大赛,并争取利用3年时间使新区从事设计创意产业的企业和团队超过100个,形成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支撑,集聚一批具有光明新区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创意机构和品牌。

  通过发展创客运动,光明新区实现立足优势基础,面向未来产业,汇集全球创新资源,吸引全球创业人才,打造最具活力的创业空间的目标,推动光明新区成为深圳创客之城的领头羊、珠三角转型升级的旗帜。

  创新业态

  打造众创空间创新生态圈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光明新区顺势而为,先后成立了9大聚合各类社会资源的众创空间。

  2015年5月,光明新区成立了第一批众创空间,主要为依托钟表、机械、内衣等行业协会,以及自行车、内衣产业基础成立的5家众创空间,包括智慧时间、智能制造、尚源内衣、光明国际时尚、智能自行车等众创空间。

  今年4月,光明新区评审通过了第二批4家众创空间,分别为江浩众创空间、V+众创空间、华强创生态、黑科创客空间。

  随着第一、二批众创空间的成立,光明新区创客载体格局已初步显现,既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也能更好地实现众创空间资源互通互联。以华强创生态为例,其背后拥有华强集团硬件资源网和华强北国际创客中心的原班运营团队,可依托华强前海创业学院、2.5亿元规模的华强梦想基金,对优秀的创客项目进行提升、投资等。以智能硬件为主要研发方向的黑科创客空间希望利用光明新区产业基地结合微软人工智能方面技术积累,打造“技术+资本”特色的创客空间。

  同时新区增强集聚创新资源的能力,一方面依托中山大学·深圳,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加快建设创新载体,积极支持国内外知名高校与新区创新型企业开展合作,组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增强新区基础研究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构筑“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创新模式;另一方面积极鼓励企业创建工程中心、企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实现创新链上的建链、补链、强链。

  作为光明新区倾力打造的创新载体之一,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现已建成一个集留学人员创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私募基金产业园、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四位一体”的大创业园。留创园积极探索出线上线下两条引智渠道,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搭建三大平台营造全新“生态环境”。与此同时,新区搭建投融资平台,构筑适应种子期、天使期、成长期等不同成长阶段的投融资平台;搭建人才引、育、留平台,其中包括与专业的人才网站互动,建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搭建宣传推广平台,如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举办展示会等,宣传推广园内企业及其产品。

  光明新区还通过发挥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作用,搭建了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投资创业公共服务体系。今年文博会期间,被国家实验室认可的市钟表质量检验中心正式搬迁至光明新区钟表基地,助力新区钟表产业发展。同时,深圳时尚创意产业协会落户光明时尚创意谷平台,为辖区创新企业提供行业资源配置、人才引进培训以及政策解读等服务。此外,光明新区还探索设立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鼓励私募基金、股权众筹发展。

  据悉,为建立完善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光明新区制定《光明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资金实施细则》,挂牌成立“深圳市科技金融联盟光明服务中心”。

  为提升创新创业水平、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光明新区还积极参与在深圳举行的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创客大赛。同时,为寻找创新驱动发展“坐标系”,新区与北京长城战略研究所、中科院等智库合作,研究高新园区和三大基地的未来发展战略及治理模式,开展了“光明新区创客运动发展战略”等课题研究。此外,新区建立了钟表、内衣、模具三大基地联合治理联席工作会议制度,构建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企业合作的现代区域治理新模式。

  筑牢根基

  构建高端产业创新体系

  光明新区要打造区域性创新中心,在发展创新战略中,最为关键的是要构建高端产业创新体系,为高端人才的引进、创客运动的发展及创客空间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后盾。因此,在“十三五”期间,光明新区将在产业发展上,建设特色明显、重点凸显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高端、融合的产业创新体系。

  坚持以工业化道路为重点,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如今光明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其他区域仍相对落后,因此新区产业发展需找准定位,而不能一味地与深圳其他区域看齐。目前光明新区存在人气不足、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要实现人口数量的适当增长与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必须依托于第二产业,也就是不能忽视实业。光明新区也会在《中国制造2025》的指导下,抓住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战略机遇,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改造升级优势传统产业。在内衣、钟表、模具等传统优势产业中,光明新区要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材料,推动传统生产型制造产业向时尚化、智能化、服务化方向转型,向精密制造和先进制造升级,全面提高新区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像抓工业一样抓服务业,光明新区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服务业发展跃上新的台阶。新区将会发挥在空间广阔、土地资源潜力巨大、绿色生态以及先进制造业基础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着力补齐新区服务业短板,优化新区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房地产、文化创意、现代商贸、健康服务、生态旅游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现代服务业。

  跨越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以掌握核心技术作为切入点,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力争“十三五”期间在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领域率先突破,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进一步强化新区的区域增长极地位。

  在培育“互联网+工业”新业态上,新区瞄准竞争的制高点,积极落实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由于目前缺少推动“互联网+”的主体,因此新区需建设面向构建平台的战略联盟,深入推广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制造模式,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部署工业云平台,充分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

  与此同时,为构建高端、融合的产业创新体系,新区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打通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一方面要强化优势龙头企业创新骨干作用,引导中小企业以产业链专业分工方式进行模块化创新;另一方面要深入实施“瞪羚计划”,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广阔的高科技企业。

  搭建平台

  创新驱动吸引人才加盟 助区域创新发展

  在发展众创空间上,为了给创新成果提供更多的平台,推动产业发展,光明新区建设了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如加强与专业孵化运营管理机构合作,鼓励相关孵化成果优先在新区实现产业化。加快推进德国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深圳光明微软云平台项目建设,支持国内外知名技术转移机构在光明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业务,吸引科研团队到光明新区实施科技成果转化。

  人才无疑已成为创新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为了吸引人才,光明新区最重要的是营造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人才加盟。因此,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激励方面,光明新区不仅要从人才认定、落户、医疗保障、安居、子女入学、配偶就业、职称评定、资金激励等方面为人才配备“一站式”服务,而且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及提供优质服务,让人才在事业发展的空间与创新创业平台上,得以充分展示才华。

  5月28日,光明新区与中山大学签订了未来配套建设框架协议,将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附属中小学、幼儿园及人才保障性住房。这意味着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

  中山大学校长罗俊在签约仪式上表示,中山大学·深圳将结合深圳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重点建设4个大的学科群,包括医科学科群、工科学科群、理科学科群,以及文科学科群。深圳校区招生工作今年已启动,将招收200名医科本科学生。在师资方面,未来5年内深圳校区有望拥有接近1000位教师的体量,还会有一千或两千的专职研究员。

  毫无疑问,中山大学·深圳将为光明新区带来“重量级”的人才体量,同时大幅度提升新区的人才质量。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目前,光明新区人才总量已突破10万。其中,7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11人被评为深圳市“孔雀计划”人才,72人被评为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医生400余人,实现了新区人才引进培养数量、质量的“双提升”。大量高素质人才的聚集,为光明新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绿色新城”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光明新区坚持人才资本优先积累,先后出台了6个人才工作文件,对为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提供货币奖励、住房奖励、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一系列优质服务。新区推动优秀人才奖励常态化,连续3年召开新区人才工作大会,累计为109名优秀人才颁发奖金1300余万元。设立“千人计划”人才工作室,发挥“千人计划”人才的技能优势和引领、带动作用,实现技术攻关、项目洽谈、高精尖技术技能壮大发展。

  本版文图:大田 小关 元元 蒋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继续浏览有关 内衣模具 的文章
22条评论
  • 游客 发表于 1个月前 回复

    太高深了,理解力不够用了!http://www.3553km.com

  • 游客 发表于 1个月前 回复

    支持楼上的!http://www.3553km.com

  • 游客 发表于 1个月前 回复

    经典,收藏了!http://www.3553km.com

  • 游客 发表于 1个月前 回复

    鉴定完毕!http://www.3553km.com

  • 游客 发表于 1个月前 回复

    收藏了,楼主加油!http://1facn4.13851007851.top

  • 游客 发表于 1个月前 回复

    在这个版块混了这么久了,第一次看见这么给你的帖子!http://gaochang.viptor.cn

  • 游客 发表于 1个月前 回复

    不是惊喜,是惊吓!http://www.3553km.com

  • 游客 发表于 1个月前 回复

    好帖子!http://www.3553km.com

  • 游客 发表于 1个月前 回复

    楼上的心情不错啊!http://www.3553k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