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l008

小区电工老周刘芳第九章(电工刘芳的最好案例)

jdl008 机电电工 2024-08-25 83浏览 20

  阳政办发〔2016〕99号

  阳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印发阳泉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省属以上企业:

  《阳泉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阳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8月10日

  阳泉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

  (2016-2020)

  前 言

  防震减灾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承担着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是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五年,也是全面完成国家防震减灾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段。加快我市防震减灾与经济社会新常态融合式、一体化发展,全面提高我市综合防震减灾能力,切实履行政府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阳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和《山西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针对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发展的现状,结合我市具体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编制依据和规划要点

  一、编制依据

  (一)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关政策、国家标准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

  《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

  《国务院 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国发〔2010〕18号)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

  《地震预报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5号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23号

  《地震监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9号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务院令第577号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场址及配套设施》(GB21734-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中国地震局《 加强城市防震减灾能力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中震防发〔2013〕70号)

  中国地震局《 加强市县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意见》(中震防发〔2010〕96号)

  中国地震局 山西省人民政府《 印发共同加强山西防震减灾能力建设合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中震财发〔2014〕51号)

  (二)省、市有关法规、政策、标准等

  《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

  《山西省防震减灾条例》

  《山西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条例》

  《山西省人民政府 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晋政发〔2011〕10号)

  《山西省地震应急救援规定》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22号

  《山西省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73号

  《山西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

  《阳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阳泉市人民政府 进一步提升全市防震减灾综合能力的意见》(阳政发〔2010〕17号)

  《阳泉市人民政府 印发阳泉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及审批流程的规定的通知》(阳政规发〔2012〕4号)

  《阳泉市人民政府 印发阳泉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的通知》(阳政发〔2006〕33号)

  《阳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印发阳泉市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办法的通知》(阳政办发〔2010〕195号)

  《阳泉市人民政府 印发阳泉市地震应急物资方便食品储备管理办法的通知》(阳政规发〔2012〕3号)

  《阳泉市人民政府 印发阳泉市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阳政办发〔2013〕167号)

  二、规划要点

  本规划作为阳泉市人民政府指导全市防震减灾工作和事业发展的依据,与《阳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相衔接。主要包括:编制依据和工作要点、工作现状和需求分析、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实施计划、投资需求和保障措施。

  第二章 工作现状和需求分析

  一、“十二五”主要成就

  (一)领导重视,体制机制健全完善

  “十二五”期间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取得重大成就。在阳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关心支持下,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了工作机构,强化了行政管理职能,逐年加大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投入,“十二五”期间共投入经费1658.8万元,不断加强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政府抗震救灾决策指挥体系;建立了市防震减灾领导组成员AB角制度;健全了县级以上政府及其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组成部门的应急预案体系;建立了市、县两级防震减灾考核指标体系,并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健全,部门分工合作协调工作机制完善,职责清晰职能发挥到位,为推动防震减灾工作的有序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地震监测能力基础夯实,震情跟踪多措并举

  监测系统全面实现了数字化和网络化,“十二五”期间启动了地震监测环境改造工程,为监测设施提供了更好的防水、供电、控温等条件;顺利完成了阳泉市地震台数字石英水平摆倾斜仪、气象三要素,平定水位和水温流体观测点、气象三要素,盂县电磁波观测点和郊区地电场前兆观测点的安装、建设,全市地震前兆观测网络初具规模,“一县一台”建设稳步推进,农业县区前兆台站实现了全覆盖,台网运行、产出与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监测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三)震害防御能力显著加强

  “十二五”期间,我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已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大部分建设工程能够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期间在建或建成的重大建设工程基本上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并能依据评价结果进行设计和施工。全市震害防御能力不断提高,有序开展了市县地震小区划、震害预测等震害防御基础工作;全市中小学校舍、医院等公共场所进行了抗震性能排查;开展了盂县农村民居全省重点抗震性能普查;结合城中村改造、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全市开展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共建成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点27个,地震安全民居6876套,受益农业人口32166人。依法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管工作,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严把抗震设防关、设计关、施工关等,极大地提升了我市防御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

  各县(区)政府全部制定出台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批实现全市6个县区全部覆盖。

  (四)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

  “十二五”以来,全市防震减灾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基本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地震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和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建设等多项应急准备工作不断夯实,地震应急指挥、协调、救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是市县两级政府、市直单位、重点企业等多个层面完成了地震应急工作体系建设,完善了市防震减灾领导组九个应急工作分组应急联动机制;二是制定完成了市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成员和各应急工作组牵头单位负责人等不同层级工作人员的地震应急指挥流程;三是建立完善了地震应急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升级强化地震应急指挥平台,为全市地震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服务;四是制定了阳泉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工作指南,修订完善了《阳泉市地震应急预案》,基本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结构完整的全市地震应急预案体系;五是全市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区域联动、军地协同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协调联动机制,形成了条块结合、属地管理、迅速应急、分级响应、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地震应急救援管理体制;六是组建两支“阳泉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并为救援队配备了地震应急快速反应和应急指挥专用车;七是建成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城市中心公园Ⅱ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启动了北山公园Ⅰ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和南山公园Ⅱ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项目建设;八是建立了地震应急物资储备管理、紧急调用、配送机制,提高了预防和处置地震突发事件的物资保障能力;九是强化了市级地震专业救援队伍技术骨干和专业化建设,两次组织参加国家级技能培训;十是强化专业技术队伍应急演练和全市地震系统等各级各类地震应急演练。地震应急救援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普遍提高,为科学有序推进全市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市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奠定了基础。

  (五)有效推进法制建设,组织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一是防震减灾法制体系进一步规范化,制定印发《阳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印发阳泉市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阳政办发〔2013〕167号)、《 印发阳泉市地震应急物资方便食品储备管理办法的通知》(阳政规发〔2012〕3号)、《阳泉市人民政府 印发阳泉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及审批流程的规定的通知》(阳政规发〔2012〕4号)、《阳泉市人民政府 印发阳泉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阳政发〔2011〕18号)、《阳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印发阳泉市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办法的通知》(阳政办发〔2010〕195号)等规范性文件,依法、依规推进防震减灾工作扎实深入开展。二是全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批工作程序法制化,建立健全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作用,强化监督检查,推进资源共享。三是全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行政执法体系规范化,建立了市、县两级地震行政执法队伍,实现两县四区行政执法全覆盖。有力保障了基层防震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深化部门合作,发改、住建、规划、民政、教育、国土、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法定职责开展防震减灾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体系的法制化建设。五是圆满完成“六五”普法工作任务,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宣传贯彻取得成效。

  (六)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广泛开展,信息发布联动高效

  有效推进防震减灾宣传“六进”活动,“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创建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县1个;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26所,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115所,占全市学校总数27%;市级防震减灾示范社区55个,占全市总数的45%,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17个;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27个;完善1个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新建1个市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防震减灾知识纳入行政学院领导干部及公务员培训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纲要;全市4个县市开展了“平安中国”防灾宣导千城大行动公益活动;重要时段开展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健全完善了地震应急新闻联动方案,建立了宣传与地震等部门及新闻媒体的联动机制;利用新媒体技术,广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建成了省、市联网 网络,形成了集地震科学探测研究、信息共享、协同办公的综合应用信息支撑体系。

  (七)地震群测群防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

  “十二五”期间我市已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区)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立了宏观观测点57个,健全了“三网一员”队伍和保障机制体系,实现“三网一员”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二、“十三五”面临的新形势

  党的十八大对防灾减灾高度重视,将防震减灾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十三五”时期是完成《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段,是实现国家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时期。

  (一)公共安全提出新要求

  阳泉市地处山西省东部和黄土高原东缘,全区跨越五台隆起南部、太行山隆起和沁水台陷三个三级构造单元,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分布有晋获断裂、井陉—左权断裂、苇泽关断裂、岔口—岩会断裂、巨城西断裂、蚍蜉垴断裂、大连颠断裂等,断裂构造不甚发育,具备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构造背景和条件。

  阳泉市拥有139.83万常住人口,辖区面积4559平方公里,人口居住密度大,社会对地震的敏感度高,一旦发生中强以上地震,将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也将对社会正常秩序造成不小的冲击。因而我市面临的地震形势严峻,防震减灾任务艰巨。

  (二)社会治理提出新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5月中央政治局围绕健全公共安全体系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切实增强抵御和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全面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十三五”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全面做好防震减灾各项工作,如期实现防震减灾2020年工作目标,关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因此,把提高全社会地震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防震减灾根本宗旨和全面预防观,坚持并完善减灾与经济社会融合式发展方式非常迫切。

  (三)创新驱动发展提出新课题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就是要通过理念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全面推进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加快地震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地震科技成果应用,进一步聚焦地震科技的社会公益方向和地震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规范引导社会、激励市场资源助力防震减灾产品研发、科技服务,加强人才战略储备和信息化支撑能力,充分依靠科技创新驱动防震减灾事业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发展速度正在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动力正在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必须创新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面对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山西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新形势,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重新梳理工作思路,加快推进各项制度改革。要加快推进监测台站布局维修制度改革、优化监测预报人才培养引进方案、创新监测预报公共产品服务社会方式;要加大监测预报工作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力度,发挥社会、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激发事业发展活力,提升工作效能。

  三、存在的问题

  应当清醒地看到,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市防震减灾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不足,城乡整体抗震防御能力依然薄弱,应急救援能力不能满足大震巨灾需要,科普宣教工作仍需加强,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需求,严重制约着我市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主要表现为:

  (一)地震监测预报能力不足

  一是对防震减灾工作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地震预测预报的社会管理需要加强,监测预报公共服务产品产出不足。二是地震监测手段少,地震监控能力较低,台站运维保障能力偏弱,目前的台站建设和监测手段数量少,项目单一,特别是一些重点行业、重要设施、监测台站和手段尚属空白,没有形成同一测项体系的观测网络布局。三是监测数据的分享和传输能力差,特别是县区地震部门的数据服务器平台建设还处于空白。四是地震监测预报人员知识老化,人才激励机制和借力引智机制还不够活,县区地震部门基本没有固定从事监测预报工作的人才。五是信息化的引领作用和科学技术的基础支撑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信息化基础保障能力还需加强;地震科技创新能力不够,科研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

  (二)城乡整体抗御地震灾害能力依然薄弱

  一是城乡建筑和基础设施抗震能力不足。根据2010年盂县农村民居抗震性能调查数据和2014年全市辖区范围内的各类人员密集场所、重要基础设施及易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抗震性能普查数据综合分析,全市县级农村民居符合抗震要求的约占4.3%,基本符合的占28.7%,67%的民居建筑不符合抗震要求。城市建筑70%符合抗震设防要求,30%为基本设防和不设防。其中全市医院和文化场馆的整体抗震性能较差,医院需要改造加固的占总数的48.6%,文化场馆需要改造加固的占总数的28.9%;城乡公共建筑特别是人员密集的学校、医院及文化体育场馆等建筑需按照新的设防标准进一步提升抗震能力。二是经费保障缺口大。我市1992年以前修建的房屋建筑还占一定比例,达不到现行抗震设防要求。城乡老旧房屋、预制板房和城中村改造等改造资金缺口大,进展缓慢。在农村,农民自建房抗震能力薄弱;三是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管机制尚不健全,对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四是城乡各种地下管网、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部分存在抗震情况不明、抗震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旦发生较大地震,这些抗震薄弱的环节就可能成为重灾区。

  (三)地震应急救援能力不能满足大震巨灾需要

  当前,我市应急救援工作体系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应急救援能力不能满足抗御大震巨灾的需要。

  一是市防震减灾领导组部分成员单位对地震灾害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防灾减灾意识薄弱,责任主体意识、履职能力、应急联动能力亟待增强;二是地震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尚待提高;三是地震应急物资生产、配送、储存、调用、保障机制尚不完善,更新、轮换、补偿政策尚不健全,储备布局、品种、方式不能很好的满足突发地震事件的需求;四是缺少专业的市级地震应急信息交互平台,地震应急灾情获取和通信保障能力亟需加强,地震应急指挥服务保障系统亟待健全;五是各级各类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的建设、管理、培训、协调和联动等还需强化,现场工作设备和专业救援装备严重不足,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志愿者专业技能素质有待提高;六是大震巨灾次生灾害叠加效应的认识和评估手段有限,部门间协同和信息共享还不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等基础应急对策研究尚属空白;七是地震应急基础数据更新机制尚未建立;八是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范化建设亟需推进,各县(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推进缓慢、成效甚微。因此,“十三五”期间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仍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四)防震减灾宣传和科普教育工作仍需加强

  目前我市的防震减灾宣传和科普教育工作,在机制建设、队伍规模、硬件和产品等方面与新形势下党和政府的要求、社会公众的需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机制不健全。与相关行业、媒体的联动机制不够完善,与社会资源结合不够,未能充分地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发挥媒体和网络作用,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二是基础相对薄弱。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基础设施有待加强。三是宣传作品匮乏。通俗易懂和喜闻乐见的科普精品较为缺乏,防震减灾宣传作品和科普形式有待进一步创新。四是防震减灾宣传的深度广度力度不够。宣传的长效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宣传工作形式偏于保守和单一,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普及率较低,面对农村、学校、企业、社区的宣传教育仍显薄弱,没有实现全覆盖,领导干部的防震减灾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素质和防震避险、自救互救技能有待提高。

  (五)地震可能引发的次生隐患严重

  阳泉市煤矿采空区覆盖广,面积大,易致灾。截至2013年底,采空区投影面积371.32平方千米,预测影响面积458.51平方千米,占行政区域面积的10.03%。山地面积所占比例超过全市面积的四分之三,海拔落差大。2015年我市新北区地震小区划结果应用及预测分析结果,区内采空区总面积为7.7km2,占新北区总区划面积的24.3%,具有一定规模和危害的地裂缝22处,主要分布于平坦镇、李家庄乡以及荫营镇等,地裂缝直接诱发崩塌、滑坡,造成房屋、耕地、水利设施和交通设施等破坏,其次是对人工环境、水土环境及工农业生产产生负面影响。如果发生中强地震,采空区和地裂缝容易引发地面塌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隐患和火灾、水灾、毒气污染、放射性污染及电站、水坝、化学品仓库的泄露事故;造成公路、铁路等交通枢纽中断;通讯设施、互联网络等信息瘫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电厂、水厂、煤气厂、热力、各种管线和生命线工程等被破坏;化工厂管道、贮存设备破坏形成有毒物质泄漏、蔓延,危及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六)防震减灾经费投入仍需增强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防震减灾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制约影响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

  四、阳泉地震形势及社会需求

  (一)党和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需求

  2014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的战略任务。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在地震高危险地区,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居工程”。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国两会进一步明确“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统筹实施抗震农居工作”。2015年,中央政治局就国家安全体系建设进行第23次集中学习。习总书记指出,要切实增强抵御和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全面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这是我党首次将“地震灾害防御”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汶川、玉树、芦山等多次大震经验表明,破坏性地震不仅能危及生命安全,而且会造成经济财产损失,更将引起震区居民心理障碍、社会功能紊乱。随着我市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事业的不断进步和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民众对自身的生存安全和防护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因此,能否在大震巨灾发生时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能否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成为检验政府执政能力和执政理念的一个硬性标准。

  (二)防震减灾融合式发展的需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地震安全需求,把防震减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总布局,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总进程,不断增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协调性,安全性、可持续发展,推动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中国特色防震减灾道路,全面提高国家地震安全能力。

  防震减灾工作融合式发展的方向契合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加强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就是要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根本宗旨,进一步严格执行旨在提高地震安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配套制度;进一步开展和规范相应的组织、协调、引导和控制等活动;进一步借助新型媒体资源,拓展服务渠道的广泛性,扩大防震减灾社会服务覆盖面,增强服务方式的便捷性,使社会民众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防震减灾服务。加强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对于我市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工作体系,组织和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防震减灾工作和实践,不断增强防震减灾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我市震情形势的需求

  我市处在鄂尔多斯地块和华北地块的夹缝地段(鄂尔多斯地块周边断陷系是中国重要的地震活跃区之一,据历史记载,近2000年期间该区曾发生5次8级地震,6次7.0-7.5 级地震,28次6.0-6.75级地震),位于全国防震减灾规划重点布局的大华北区和山西省规划中“太原—西安”重点监视防御区内,是2006-2020年全国防震减灾规划5个重点区域之一。因距华北平原地震带较近,1966年3月8日和22日,河北邢台6.8级和7.2级地震波及本区域。据史料记载,我市境内发生过4次5级以上地震,最大震级为5.5级,2次4.5级地震。其中1956年8月19日和1956年9月3日平定2次5级地震,震中烈度为Ⅶ度,都给我市的经济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损失。

  目前,我市城乡地震灾害的防御能力较脆弱(城乡建筑和基础设施抗震能力不足,广大农村民居大部分处于不设防的状态),地下采空区面积大,存在地震地质灾害的严重隐患。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市在城市规模上属于中小城市,但我市城区、矿区两区常住人口密度已经达到12000人/平方公里左右,远超首都北京“城六区”(9000人/平方公里)和其他世界上以人口密集著称的大城市,在我市尚未开展活断层探测及震害预测震害防御基础性工作的前提下,如遇相同烈度的地震可能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风险。为此,“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加强和全面提升防震减灾能力,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三章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总目标,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根本宗旨,坚持走防震减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道路,以服务于山西推进“六大发展”与促进阳泉“富民强市”为主线,依靠法制,依靠科技,加大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建设,健全地震科技创新体系,积极破解关系防震减灾工作和全市长远发展的重大矛盾和关键问题,推进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面提升我市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章 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发展目标

  地震监测体系:到2020 年,建成覆盖全市的立体地震监测网络,数据共享到县区一级,建设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网,满足开展地震预警、地震速报、烈度速报等服务的基础条件;建立和完善地下流体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开展长期的地壳形变、构造形变观测。培养一批专业技能强、爱岗敬业的业务人才。地震信息服务体系健全,产品丰富,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长期预测更加准确,短临预测预报水平不断提高,力争做出有减灾实效的短临预报。

  震害防御体系:到2020年,全市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0级、相当于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的能力。全市各县区全部完成编制防震减灾规划,新建工程实现审批、设计、施工、验收全面监管;推进震害预测、地震小区划、城市活断层基础探测工程;新建农村民居采取抗震措施;城乡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达到当地基本烈度标准;开展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地震安全专业数据收集,建成震害防御信息服务系统;城乡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达到当地基本烈度标准;深化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全面普及防震减灾知识,进一步提高全市民众的防震减灾素质。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向更深层次推进,防震减灾工作责任制逐步落实,管理防震减灾工作的能力显著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向更宽领域拓展,集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为一体,全面服务于经济建设、防灾减灾、重大工程建设等领域,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能基本满足社会不同层面的需求。

  应急救援体系:到2020年,各级政府、各部门健全完善抗震救灾组织指挥体系、地震应急工作体系和灾后应急救援体系,强化风险防控机制管理,建立健全应急联动和运行机制;加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力度,市县建设和完善标准规范、安全适用、管理科学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按照“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平震结合”的原则,整合资源,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完善设备装备保障,提高地震灾害救援能力;同时依托民兵、共青团等组织,规范有序地发展志愿者队伍。相关单位健全和完善地震灾害基础网络,建立信息共享互联渠道和工作机制,实时为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提供辅助决策建议。当破坏性地震发生后,15分钟内各级指挥系统全面启动,30分钟内给出震害预评估结果,2小时内首批救援力量、救援物资抵达震灾现场,24小时内使灾民得到基本的生活救助,社会舆论环境良好、秩序稳定。

  二、主要任务

  (一)提升防震减灾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

  1.加强防震减灾法制、体制机制建设

  加快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明确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主体、原则、内容和程序,规范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公开、保障、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为各级防震减灾工作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指导和依据。形成以政府领导、多元共治、协调规范、运行高效的防震减灾新格局。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监督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抗震设计、施工和监理的监督管理。交通运输、水利、煤炭、教育、文化、卫生、电力、铁路、民航等有关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业有关建设工程抗震设计、施工和监理的监督管理,切实强化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行政监管。进一步健全完善地震行政许可、行政执法和法制监督工作规程,依法做好地震监测台站环境和监测设施的保护,确保地震监测设施正常运行。建立健全地震行政监管审批工作机制,加强公共建设项目和特殊建设项目抗震设防要求管理,保障人员密集场所和公共场所的地震安全。进一步加强重大建设项目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和社会服务,建立重大建设项目依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抗震设防要求审定及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全过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管机制。严格执行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实现抗震设防区域全覆盖。贯彻落实《山西省防震减灾条例》、《山西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条例》和《山西省地震应急救援规定》。创新工作机制,大力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进一步梳理法定职责,推进工作重心下移,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增强防震减灾行政管理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社会协同,完善防震减灾法规体系和配套规章制度。

  2.强化“分级负责、相互协同”的工作体系

  不断完善各级各类地震应急预案,推进各级各类地震应急处置流程的编制,高效应对突发地震事件。调查重点区域强震灾害环境基础数据,开展重点区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加强市防震减灾领导组成员单位主体责任意识,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建立部门间应急联动协调机制,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地震应急演练。开展地震应急指挥、应急通信、灾情获取、灾害评估、信息联动等技术研发与应用,建立完善地震灾情速报网络、市政府和市防震减灾领导组成员单位信息共享渠道、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应急指挥平台,提升信息快速获取、分析处理、研判和辅助决策能力。

  3.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全面推进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和防震减灾文化建设,转观念、补短板、强服务,以能力提升促进公共服务,以拓展公共服务检验能力提升,构建服务国家安全、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社会稳定、服务政府应急管理和服务公众生活“五位一体”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积极跟进全市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煤与非煤“两篇大文章”、城乡人居环境改善等重大决策部署,使防震减灾与城乡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产业布局深度融合,与国土规划利用、城乡资源管理及重大工程建设深度融合,全面拓展公共服务领域。注重创新公共服务机制,加强信息网络、协调联动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紧急地震安全信息发布传播机制。扩大应急救援工作的社会参与度,构建社会资源动员网络,开展不同层次社会公众和志愿者的培训与训练;推广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产品,创新服务技术和服务方式,拓展地震数据、震情灾情信息、灾害评估、辅助决策指挥、震害防御、科普教育、法律法规等公共服务产品,不断扩大公共服务受众面,有效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二)提升地震监测预测能力

  1.优化台网布局,健全监测体系

  加强市级地震台网中心建设,完善数据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服务技术系统。加强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地震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在县区加大前兆台网建设力度,优化台网布局,形成观测网络,数据分享网络。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逐步完善群测群防体系,规范地震宏观异常观测点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市县地震工作部门在地震监测中的作用。加强对水库、矿山等专用地震台网的建设、技术服务和管理,根据监测工作的需要,逐步将其纳入运行考核体系,使其成为专业台网的有效补充。

  2.实现烈度速报,形成预警服务能力

  在现有测震台网的基础上,承接“山西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建设,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开展包括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网、通信网络、预警信息服务系统、预警分中心、系统保障中心等内容的建设项目,全面完成市域内预警、强震台网网格化布局工程,为公众、社会以及重要工程领域提供地震预警信息服务。提升天然地震及矿山地震、爆破、塌陷监测能力,充分利用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网,推进矿震监测与服务系统建设。

  3.面向社会需求,提升服务能力

  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周边地市联合建立区域地震前兆台网和地震数据共享平台,丰富地震信息资源,搭建直通式地震信息发布与服务平台,实现地震速报信息、烈度速报信息及地震预警信息的社会服务。推进地震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地震“三网一员”(即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和地震知识宣传网建设,在乡镇设置防震减灾助理员)网络体系,明确工作职责,落实经费保障,消除地震监测盲区和乡村防震减灾的空白。

  4.加强运维管理,提升监测效能

  逐步建立和完善台网运维机制,健全和完善各级各类台网中心和台站运行管理模式,建立地震台站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建设专业化的仪器维护维修队伍,各级各类地震台网提供在线检测和实时服务,强化地震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建立完善地震参数测定与速报管理办法,健全地震目录统编与发布制度。

  5.建立基于计算机网络平台、地理信息系统、地震信息数据库、地震分析预报软件系统的震情分析会商技术系统。

  6.开展晋获断裂带孕育过程与预测探索深度研究,联合行业部门合作研究与我市相邻的太行山前断裂带、太原盆地、忻定盆地地震活动规律、活动特征、中强震发生机理以及强震危险性预测的科学研究,积极探索地震短临跟踪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不断提高我市的地震的分析预测水平。

  7.改革创新,加大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以高层次人才、骨干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地震创新型科技团队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地震分析预报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促进我市地震分析预测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提升震灾防御基础能力

  1.夯实震害防御基础工作

  开展阳泉市中心区震害预测,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县(区)全面开展活断层探测、地震小区划和地震震害预测等震害防御的基础性工作;开展地震灾害危险源排查、抗震性能普查鉴定和加固改造等工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的抗震设防监管,引导农民建造抗震安全民居。切实增强全市工程建筑和基础设施抗御地震风险能力。

  2.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

  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修订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依据不同类型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标准,建立市县两级抗震设防要求审定及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全过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管机制,落实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新建工程全部实现抗震设防;并在全市开展已建建筑工程抗震性能普查,对我市各县(区)尤其是城区、矿区的建筑物进行抗震性能普查,根据结果提出除险加固改造建议,使城乡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达到当地基本烈度标准;严格监管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有效提高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能力。

  3.提升城乡抵御地震灾害能力

  依据法定职责要求,按照行业管理标准规范,健全抗震设防监管体系,提高依法行政、管理社会的能力;推进地震小区划、活断层探测、震害预测成果服务的便捷性,将其成果转化应用于城乡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中;对人员密集场所、重要基础设施和易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等建设工程进行抗震性能普查;加强对危险水库、生产、存储易燃易爆易泄露有害物质的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的抗震性能评估和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新建农居抗震设防监管和对城市建(构)筑物、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的抗震性能检查和鉴定加固工作;结合新农村建设、城中村改造、工程移民和农村危房改造等,加快农村抗震民居建设,提高城乡抗御地震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深入开展新一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宣传贯彻工作,推进各行业抗震设计规范与新一代区划图的衔接;加大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力度,扩大示范覆盖面;住建、规划、设计等部门要逐步推广减隔震、紧急处置、结构健康检测及诊断等新技术应用。不断规范城乡震害防御社会服务工作,为提高全社会的震害防御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撑。

  4.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

  加大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宣传和普及防震减灾知识,牢固树立安全减灾理念,加强防灾文化建设,展示防震减灾业务、服务和科研工作;拓展防震减灾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公共服务产品,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继续推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和地震安全农居、安全学校、安全社区等建设;推进防震减灾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积极主动将防震减灾文化融入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宫、村镇社区综合文化站(室)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强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发挥公共文化资源的优势作用。以应急避难场所、防震减灾示范点、地震台站等为依托,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普及防震避震和自救互救等地震灾害防御科学知识,开展地震应急避险演练等技能,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5.巩固地震群测群防工作

  继续推进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网和防震减灾助理员“三网一员”建设。加强对群测群防工作的指导和培训,巩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地震宏观观测队伍培训网络体系和稳定的群测群防经费渠道及长效运行保障机制;发挥群测群防在地震短临预报、灾害信息报告和普及防震减灾知识的重要作用,推进“12322”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6.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

  建立健全市、县(区)地震执法监察队伍;依法加强全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批,依法开展对人员密集场所,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的监督检查;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监测环境,对各类违反有关地震法律、法规的行为予以纠正。加强对全市建设工程设计单位的监督检查,对未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国标等进行设计的单位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罚。加强全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建立健全避难场所管理办法,对未依照国家标准进行建设的避难场所给与指导,并进行整改。

  (四)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健全地震应急工作制度,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加强理论创新、技术成果转化,提升地震应急指挥能力;统筹应急救援资源,加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健全应急物资保障机制;提高地震灾情获取和实时处理技术水平,建立地震应急基础数据更新机制;加强地震专业救援队伍基础建设和能力建设,建立部门间应急联动协调机制,强化地震应急演练;提高队伍综合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推进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

  1.加强地震应急制度建设

  进一步推进地震应急预案的动态编制与修订,提高地震应急预案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地震应急工作需求及时修订我市地震应急预案、各县(区)地震应急预案、市防震减灾领导组各成员单位地震应急预案以及九个应急工作组联动方案,依法落实部门和行业应急工作职责,依规完善各级应急工作机制,依章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加强应急预案的检查和落实,建立地震应急预案检查与培训制度。不断夯实分级负责、相互协同的应急工作体系。

  2.提升地震应急指挥能力

  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各部门地震应急管理责任意识,健全我市各级政府的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建立市政府和市防震减灾领导组成员单位信息共享渠道、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应急指挥平台,完善地震应急救援协同工作机制。推动地震应急指挥、应急通信、灾情获取、灾害评估、信息联动等新技术开发及应用,明确地震应急基础数据更新工作启动条件,建立基础数据更新工作制度,为采集各行业数据提供政策依据,落实信息收集方式、渠道,快速获取能够反映地震灾害程度的准确信息,为应急救援部署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进行地震应急、抗震救灾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为我市区域内的应急救援力量提供信息支持。

  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加强全市抗震救灾指挥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市、县、乡三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由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市、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人员,并定期组织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震减灾工作;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各县(区)政府、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重点大型企业结合自身实际修订本地区、本部门地震应急预案;健全地震灾情速报网络和灾害损失快速评估系统,提高地震灾情的快速获取、研判和处理能力。基本实现县级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全覆盖,提高全市协同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适时开展地震应急桌面演练和应急疏散演练。组织地震应急桌面演练,检验政府及各成员单位对地震应急预案和地震应急工作流程的熟悉程度,增强对各种信息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提高应急指挥和协调联动能力,推动全市中小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应急疏散演练广泛、深入开展;建立基础数据更新工作制度,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建立健全军地、部门、区域之间的协同联动机制,确保应急指挥工作科学、高效、有序。

  3.扎实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结合阳泉市城市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充分利用绿地、公园、广场等,在“十三五”期间,各县(区)按照国家标准建成与当地人口相适应的应急避难场所。完成北山公园Ⅰ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和南山公园Ⅱ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项目建设。建立完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地)数据库,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的运行、维护及管理,全面提升灾后救援与救助能力。

  4.健全应急物资、医疗救护保障机制

  加强应急物资、设备、装备储备体系建设,科学合理安排市防震减灾领导组成员单位的储备任务并落实,加大救灾物资设备的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完善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调用机制,明确调用流程,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开展应急物资储备。实现震后24小时内灾民得到基本生活和医疗救助。

  5.强化地震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

  依托公安消防、武警健全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全市逐步形成以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为中坚、各有关行业专业救援队为骨干、志愿者队伍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地震紧急救援队伍体系(即地震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志愿者队伍和民兵抗震救灾队伍)。为进一步提升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能力建设,“十三五”期间逐步解决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装备配置。动员全社会力量,协力协同应对地震灾害,广泛发动社会志愿者参与,科学组建和管理涵盖社会各行各业的地震志愿者队伍,使社会志愿者成为应对地震灾害的重要补充力量。建设阳泉市地震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十三五”期间完成训练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配置训练装备器材,加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培训,完善培训条件,充分发挥训练基地功效。

  6.整合应急资源、提高应急实践能力

  加强备震信息、资源的整合工作,做好我市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和GIS空间信息数据库更新以及阳泉市地震应急辅助决策系统维护,并逐步积累和完善丰富应急资源数据库,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资源共享和运行管理办法。做好数据的实时更新工作,最大程度实现应急资源信息准确性、时效性、科学性。在信息整合的基础上加强应急处置救援资源的整合,充分整合利用现有各类资源,统筹规划好全市应急物资储备种类和布局,加快建设多层次储备体系。

  (五)提升防震减灾新闻和宣传能力

  1.健全防震减灾新闻和宣传联动机制

  建立健全新闻宣传工作制度,建立新闻发言人和职能部门专家相互配合的新闻发布机制,建立快速响应、密切协调和分级处置的地震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加强舆情监测、研判和应对,提升信息公开水平,营造防震减灾正面的舆论氛围;加强地震与教育部门合作,进一步完善中小学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推进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进课本、进课堂;加强地震与宣传、新闻、文化等部门协调,充分利用部门平台和基础设施,丰富合作形式,拓宽宣传渠道,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联动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拓宽新渠道,拓展新领域,开辟新阵地,开掘新手段,建立与电视新闻等媒体 直通渠道,为社会公众提供高效便捷的震情信息服务,使公众关心、了解、支持和参与防震减灾工作,全力推动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实现全面覆盖和家喻户晓。

  2.加强防震减灾宣传基础设施支撑

  建立与完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平台和信息发布系统。以防震减灾门户网站为依托,丰富网站内容,提高时效性和知识性,扩大网站的容量和加强后台技术支撑能力;依托地震应急指挥中心,以防震减灾基础数据库、信息发布和网站信息支持为主要内容,建设防震减灾新闻和宣传工作平台以及集信息采集、编辑、播放和传输功能为一体的防震减灾信息发布系统。

  以优化功能布局和补齐明显短板为突破口,整合基础设施和现有社会资源,利用现有的文化馆、少年宫、展览馆和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等活动场所,推进防震减灾业务实践与科普教育相结合,建成特色鲜明、形式多样、设施先进、效果显著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场馆和基地,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形成以市级为骨干、区县级为基础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展馆和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基地,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基础支撑能力。

  3.营造防震减灾宣传新格局

  加强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加快形成政府、社会、市场职能互动、优势互补的防震减灾宣传新格局;着力推进防震减灾宣传的人性化、专业化、特色化,提高防震减灾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手机等现代化宣传手段,不断完善全市的防震减灾宣传网络体系, 构建以政府主导、各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共同参与的防震减灾宣传新格局,深入推进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全面提高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的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御地震灾害的新局面。

  4.提升全民地震文化素养

  树立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防震减灾理念,不断创新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加大防震减灾宣传力度、拓展防震减灾公共文化服务,推进有减灾实效的防震减灾公共文化建设,将防灾减灾文化与防震减灾工作三大体系深度融合,通过“互联网+” 挖掘地震科技文化潜力,丰富公共服务产品,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努力实现全面覆盖和家喻户晓;推动地震安全农居、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等建设,进一步提升社会民众积极参与防震减灾文化建设氛围,提升全民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指标体系

  (一)地震监测、预测预报能力

  科学规划全市地震监测台网的发展,加强分级、分类管理。在调整优化布局、逐步增加台网密度的同时,应用现代高新技术,提高地震监测装备和传输水平。以阳泉市地震监测台网中心为平台,以网络化台站建设为工作重点,整合已建和新建的各类地震前兆观测手段,发展磁电和流体观测,形成集测震、形变、磁电、流体多学科的地震观测网络,使全市地震监测能力基本达到1.0级。

  建立科学的地震预警机制和规范 发布机制,加强地震预报基础研究,逐步使地震预报由经验性预测向具有一定物理基础的概率性预报过渡。加强地震短临跟踪,落实震情跟踪措施,严格震情会商制度。开展地震宏观异常观察,充分发挥地震宏观测报网在短临预报中的作用。坚持专业地震队伍和群测群防相结合,科学预测和政府应急管理风险决策相结合的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体系。

  (二)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全社会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有进一步提高,提高全市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使我市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0级左右地震的能力,使阳泉市能够安全、融合式发展。

  抗震设防要求监管机制不断健全,对市县建设工程实现全过程监管;逐步增加农村抗震民居比例,提高农村综合抗震能力;加强防震减灾宣传和基础建设,提升防灾减灾文化素养;推进地震活动构造探测、震害预测等基础工作,预期未来地震风险,避免和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建设震害防御公共管理和服务系统与技术平台,广泛服务于城乡规划与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城乡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推进防震减灾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积极主动将防震减灾文化融入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宫、村镇社区综合文化站(室)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强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发挥公共文化资源的优势作用。以应急避难场所、防震减灾示范点、地震台站等为依托,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普及防震避震和自救互救等地震灾害防御科学知识,开展地震应急避险演练等技能,提高全民的防震减灾意识。

  拓展防震减灾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公共服务产品,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继续推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和地震安全农居、安全学校、安全社区等建设;与有关部门联合,每年开展1-2次重点时段的系列宣传活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六进”活动,在全市创建2个防震减灾示范县(区)、建设1-2个市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成1个符合省级标准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创建10个省级示范社区、10个省级示范学校、3个国家级示范社区,市级示范学校和社区创建达到40%和45%。

  (三)地震应急处置能力

  1.应急响应能力。地震发生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地震应急响应分级和启动条件快速响应,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迅速启动并进入待命状态。震后30分钟内各级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启动并提供基础信息服务;震后1小时内提供灾情预评和破坏范围初步估计结果并启动地震应急救援行动。

  2.灾情获取能力。建立阳泉市地震灾情监控系统,震后2小时内获取人员伤亡和房屋破坏信息,震后12小时内获取重灾区的破坏图像,震后24小时内获取灾区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

  3.现场处置能力。震后2小时内组成现场指挥组织体系;24小时内实现地震现场应急通信前后方实时畅通和现场应急队伍全覆盖;地震现场应急队具备48小时自我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灾区各相关职能部门24小时内恢复应急工作能力。

  4.紧急救援能力。基本建立起以地震专业救援队伍为中坚、各有关行业救援队伍为骨干、志愿者队伍等社会救援力量为补充的救援队伍体系;破坏性地震发生后,2小时内救援队伍能赶赴灾区开展救援。建立较为完善的地震紧急救援物资储备与调配体系,实现救援行动自我保障。

  5.应急避险能力。开展地震危险区的风险评估,编制应急对策;全市应急避难场所数量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应急功能完善,基本满足灾民的避难、避险需求,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规范的应急避险通道,配备救生避险设备。建立社区群众自救互救组织,开展培训演练,增强群众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科技支撑能力

  充分发挥我国地震科学技术资源的综合优势,切实把握地震科技发展的重点环节,要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等应用技术,要加强地震科技条件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面向地震和相关地学研究的观测、实验和信息共享网络,重点解决灾情预判、灾情获取、协调指挥、人员搜救、灾害评估等关键技术,显著提升3小时内灾情预判精度、24小时内灾情获取能力和72小时内人员搜救能力。加强地理信息系统和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为地震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保障。加强地震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切实保障地震科技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第五章 重点项目和实施计划

  一、重大工程项目

  (一)地震预警与监测数据网络工程

  1.阳泉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

  2.阳泉市磁电、流体前兆观测网络项目

  (二)阳泉市地震灾害防御服务项目

  1.开展阳泉市中心区震害预测项目

  2.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

  3.建设地震安全公共服务工程

  (三)地震应急联动系统

  1.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2.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及装备配备

  3.地震应急物资储备保障

  4.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四)应急指挥和协同工作系统建设

  1.地震应急指挥和协同工作系统建设

  二、主要任务及实施计划

  “十三五”期间是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地震重点项目建设,落实防震减灾阶段任务,推动防震减灾事业发展。

  (一)地震预警与监测数据网络工程

  1.阳泉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

  时间:2016年—2020年逐年实施完成

  任务:

  (1)依托山西省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区域内建成平均台间距<25公里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网;

  (2)提升地震烈度速报、区域性地震预警和主动观测能力,提升天然地震及矿山地震、爆破、塌陷监测能力;

  (3)加强地震监测系统平台建设, 实现地震监测数据实时监控、传输、处理及储存,实现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实现地震信息在新媒体官方微信、微博应用平台上及时发布。

  2.阳泉市磁电、流体前兆观测网络项目

  时间:2016年—2020年逐年实施完成

  任务:

  (1)建设以盂县盆地、平定县晋获断裂带两侧为场地的磁电观测网,建设以桃河水系、温河水系、龙华河水系为依托的流体观测网;

  (2)在每个区县建设1个信息节点,每个乡镇建设1个宏观监测。

  (二)阳泉市地震灾害防御服务项目

  1.阳泉市中心区震害预测项目

  时间:2016—2020逐年实施完成

  任务:

  (1)统计收集工作区基础地理数据、地震地质数据、建筑物数据、生命线各工程系统数据、次生灾害数据、经济和人口统计方面等相关数据资料;

  (2)开展工作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以及对工作区进行设定地震分析;

  (3)进行较详细的场地影响和地震地质灾害分析。

  2.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

  时间:2016年—2020年

  任务:

  (1)开展农村民居基础调查,建立农村民居基础数据库;

  (2)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农村建房抗震管理。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科学选址、配套建设”的原则,将抗震防灾作为村镇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使农民建房避开地震断裂带、抗震不良场地和滑坡、泥石流、塌陷、洪水等自然灾害易发地段;

  (3)住建、地震、农委等部门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并掌握现有农村民居的抗震能力,提供地震环境、建房选点等技术咨询及技术服务,为农村民居建设选址、确定抗震设防要求提供依据;

  (4)加强农村防震减灾教育。广泛持久地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倡导科学减灾理念,传播先进减灾文化,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主动掌握防震减灾技能,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防震减灾素质,真正使农村民居工程进村入户,深入人心,增强农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地震安全公共服务工程

  时间:2016—2020逐年实施完成

  任务:

  (1)开展地震基础数据、地震安全专业数据收集,建成震害防御技术信息服务系统;

  (2)推进市(县)小区划、活断层探测和震害预测项目;

  (3)开展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在全市创建2个防震减灾示范县(区)、建设1-2个市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成1个符合省级标准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创建10个省级示范社区、10个省级示范学校、3个国家级示范社区,市级示范学校和社区创建达到40%和45%。

  (三)地震应急联动系统

  1.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时间:2016—2020年逐年实施完成。

  任务:

  (1)开展地震应急背景及工程地震灾变机理研究;

  (2)开展震害模拟、灾情信息获取、灾害损失评估技术研究。

  2.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及装备配备

  时间:2016—2020年逐年实施完成

  任务:

  (1)提高地震灾害紧急救援技战术水平,加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培训;

  (2)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配备必要的专业救援器材、便携救援设备、应急通信、应急车辆等应急装备。

  3.地震应急物资储备保障

  时间:2016—2020年逐年实施完成

  任务:

  (1)依据《阳泉市地震应急物资方便食品储备管理办法》完成300吨方便食品和600吨瓶装水的储备任务;

  (2)落实地震应急物资承储企业的地震应急物资专项补助资金和管理补助经费。

  4.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时间:2016—2020年逐年实施完成

  任务:

  (1)完成北山公园Ⅰ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项目建设;

  (2)建设南山公园Ⅱ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3)县(区)结合城市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充分利用绿地、公园、广场等,坚持“平震结合”、“规划建设和改造相结合”的原则,在“十三五”期间,各县(区)按照国家标准建成与当地人口相适应的应急避难场所;

  (4)对已建成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进行运行维护管理。

  (四)应急指挥和协同工作系统建设

  1.地震应急指挥和协同工作系统建设

  时间:2016—2017年实施完成

  任务:

  (1)各县(区)建设地震应急指挥平台,配备地震监测系统、GIS决策支持系统;

  (2)省、市、县三级应急指挥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地震监测数据实时监控、应急协同指挥、可视一体化。

  第六章 投资需求和保障措施

  一、投资经费预算

  阳泉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投资估算经费1500万元。

  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健全组织领导机制

  防震减灾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健全与完善防震减灾管理体制,将其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体系和规划。健全防震减灾工作领导机制,落实防震减灾工作责任,依法履行管理职责。进一步增强对县(区)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充分发挥市县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性作用。

  2.强化责任落实

  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做好本规划的实施工作。全面做好规划任务的分解,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规划实施责任和任务。按照《防震减灾法》和《山西省防震减灾条例》的规定,市发改、国土、住建、规划、公安、民政、教育、卫生、财政、地震、交通、通信、人防、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有关职能部门,紧紧围绕规划落实,合理配置资源,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对规划目标完成情况、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督导检查,强化规划实施。

  3.完善监管机制

  要按照防震减灾法律法规要求,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出台与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地方性政策。要严格依法行政,强化执法监督检查,确保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建立规划实施跟踪机制,适时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问题,推动规划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二)加大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

  防震减灾是公益事业,稳定的经费投入是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基本支撑条件。市县要将地震重点建设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要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防震减灾需求相适应的投入机制,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稳定可靠、逐年增长的投入机制,不断提高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专项投入,保证我市防震减灾目标和“十三五”计划的实现。

  (三)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建设

  加强机制体制建设。完善“防、抗、救”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新常态、新格局,完善“分级负责相互协同”的抗震救灾新体系、新机制,科学规划部署防震减灾工作,落实防震减灾规划任务,完善防震减灾事业投入机制,稳定防震减灾机构与队伍,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防震减灾专业技术队伍,确保人才满足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完善各级防震减灾目标评价考核与监督检查机制,推进防震减灾各项工作开展。

  (四)其他

  1.本规划自阳泉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施行。

  2.本规划经阳泉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应予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3.本规划经阳泉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具有法定效力,各级人民政府必须认真组织实施。

  4.规划实施过程中因特殊原因需作局部调整或重大修改时,由相关部门提出修改意见,报阳泉市人民政府批准。

  5.本规划由阳泉市地震局负责解释。

  重大工程项目一

  重大工程项目二

  重大工程项目三

  重大工程项目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继续浏览有关 小区电工老周刘芳第九章 的文章
20条评论
  • 壹号下载入口 发表于 4周前 回复

    看了这么多帖子,第一次看到这么高质量内容!http://iw03.bszhonyigc.com

  • bb8app怎么下载 发表于 4周前 回复

    看了这么多帖子,第一次看到这么高质量内容!http://t46i.f0h5.com

  • 游客 发表于 4周前 回复

    感觉不错!http://www.3553km.com/g/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