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l008

山东华伟制冷工程有限公司(济南华伟制冷有限公司)

jdl008 家电制冷 2024-02-11 80浏览 0

东岳:争当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排头兵

  日前,以“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抢抓数字经济发展先机”为主题的2017中国两化融合大会在北京召开。山东东岳化工有限公司成功入选2017年全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这是继入选全国智能工厂试点示范项目之后,东岳在“两化融合”、智能化改造和迈向工业4.0时代打造的又一靓丽名片。1至8月份,东岳集团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大幅增长,为实现全年“三连超、三连增”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东岳集团智能化管控中心控制大厅

“两化融合”打造全国智能工厂

  日前,记者走进东岳集团现代化氛围浓厚的智能化管控中心大楼,通过一间监控室,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集团的能源管控、产业链调度、安全环保、设备保养。作为学台塑信息化管理落地的重点工程,东岳投资2亿元建设的智能化管控中心项目已于6月30日建成并投入使用。

  “这是东岳30年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一步,标志着东岳进入产业链信息化管控的融合时代。通过智能化管控,东岳实现了安全环保的可控,装置的平稳运行,人力资源的优化整合,运行成本的大幅下降。”东岳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李玉文告诉记者,为尽快打通信息化管控梗塞和瓶颈,从2016年起,东岳集团便启动投资2亿元的集能源管控信息化、设备保养信息化、产业链调度信息化于一身的智能化管控中心,建设以二维码产品管理系统、生产制造执行系统、能源管控系统、设备保养信息化系统、化工现场管理系统等为重点 化管理平台。随着智能化管控中心的投用,东岳智能化水平走在了氟化工行业最前沿。

  按照“两化融合”和“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东岳从2013年底开始,便启动以提升信息化管控为核心的对标“学台塑”活动,掀起了一场管理的革命。先后组织四批87人赴台湾学习,四批132人赴宁波台塑工业园对标学习,邀请台塑高管到公司讲课和互动交流,每周组织各专业研讨会、交流会,全面引进台塑生产系统管理软件,用台塑信息化工具从试点开始逐步进行工艺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3年多的努力,东岳在撤并、整合生产系统车间、工段,优化生产管理架构,实行扁平化管理方面取得巨大成效,人力资源优化精简24%;合并中控室3处,实现了公司生产运行集中控制;管控信息化和装置自动化从65%提升到96%;2016年,东岳申报的“氟化工智能工厂试点示范”项目入选全国智能工厂试点,是国内氟化工行业唯一一家入选企业。截至目前,东岳在智能化改造方面已累计投资超5亿元。

  李玉文表示,2017年,东岳将加大投入全面完成12条智能化生产线的建设任务,将东岳氟硅高新技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全面推向高端,有力推进智能化、信息化资源整合,全面迈向“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

东岳集团与浙江嘉善东方签约高铁连接电缆及大飞机替代材料项目

“两个替代”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创新是核心。对于企业来说,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推动产业链向高端、高附加值延伸,是破局的关键,也是未来竞争的根本。东岳也是如此。

  作为氟硅行业的领跑者,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一直伴随着东岳集团的发展历程。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东岳集团董事长张建宏表示,创新作为东岳的长期发展目标,不仅要瞄准下游产品,迈向中高端,还要立足本土,实现替代,并强调企业一定要务实,转型升级要立足于现有产品,现有产品是企业所有的利润来源。

  近年来,东岳围绕“两个替代”搞研发,即用高端氟硅新材料替代传统材料、用国产高端材料替代国外同类产品,加快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脚步。过去两年,东岳先后研发出改性悬浮树脂、高速挤出级FEP、太阳能背板膜等29个新产品。

  这些高附加值产品推向市场后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在提高盈利水平的同时,也帮助用户提高了产品技术性能和档次。“要让客户分享东岳的科技成果,为客户提供更高价值的产品服务。”张建宏如是说。

  在替代进口方面,东岳集团同样有着不俗的表现。今年,东岳与嘉善东方合作的高铁耐磨板成功用于高铁“复兴号”,成为东岳人引以为荣的大事件。下一步双方合作的高端材料还将用于我国大飞机项目。目前,东岳集团的替代进口产品已经达到20余种,其主导产品绿色环保制冷剂和聚四氟乙烯的规模、技术和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30年来,从两台被国有企业淘汰掉的旧设备起步,到如今成为中国氟硅行业第一品牌和亚洲最大的氟硅材料产业园区,东岳集团正是沿着科技、环保、国际化的发展路径,全力打造氟硅高新技术产业链和“两个替代”“智能制造”新引擎。

张永明博士与研发人员探讨燃料电池膜技术研发

人才在哪里 东岳就在哪里

  人才是企业最大的竞争力,用人机制也是企业的灵魂所在。无论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还是推动“两化融合”,人才始终是关键因子。

山东华伟制冷工程有限公司(济南华伟制冷有限公司)

  “让效益的创造者,成为人生价值的实现者;让才智的贡献者,成为财富的拥有者。”东岳这句话已经成为业界美谈。多年来,正是在这样充满活力的“股权、期权、奖励加提成”的人才激励机制下,东岳人的科技创新热情才如此高涨。在2016年度集团总结表彰大会上,东岳拿出8000万元重奖人才,再次引爆业内。

山东华伟制冷工程有限公司(济南华伟制冷有限公司)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东岳按照这样的人才整合机制战略,先后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借智发展,把新型环保制冷剂研究所直接建到清华大学,在上海交大成立了东岳上海交大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并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先后与欧盟第六框架协议,俄罗斯、加拿大、法国等国的国家科学院,荷兰能源研究所以及奔驰、巴拉德、3M、通用汽车等著名企业的研发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真正实现“人才在哪里,东岳就在哪里”的愿景。如今,国内外200余名行业知名专家已经进入了东岳的人才库。

  在布局全球人才资源的同时,东岳通过“特殊人才特殊政策”的引进机制,已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等院校引进180名博士、硕士、专家到东岳安家落户。比如,在离子膜攻关期间,公司授予首席科学家张永明博士“三定”大权——招用什么样的人,给什么样的待遇、什么岗位职务,都由张永明博士决定。靠着这种灵活的人才机制,区位优势不占优势的东岳打造成了人才高地。

  正是有了对人才的渴求和凝聚,东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突破、民族骄傲。氯碱用离子膜历经10年科技攻关,打破了美国和日本长达数十年的垄断。与奔驰福特合作的燃料电池膜,在戴姆勒奔驰公司的寿命加速测试中成功突破6000个小时,将用于奔驰、福特等公司第一批量产燃料电池车。目前东岳正与奔驰对接燃料电池研发和生产落户园区事宜,该项目已被列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对我国占领燃料电池膜科研制高点推动世界清洁新能源电池车产业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另外,东岳又成功开发或正在开发太阳能封装膜、钒电池膜、锂电池膜、污水处理膜、海水淡化膜等系列膜材料,目标是打造全球最大的功能膜材料基地。

  在国家力推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时期,东岳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和民族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张建宏表示,下一步,东岳将抢抓机遇、发挥优势,争当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排头兵,尽快建成千亿级园区,跻身全球氟硅材料行业前三强,打造一个“产品高端化、市场全球化、技术现代化、管理规范化、资产轻量化”的新东岳。(文/图 田耀 于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继续浏览有关 山东华伟制冷工程有限公司 的文章
发表评论